水腫跛行腦中風 血管阻塞全身遭殃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林姝含醫師主講「四肢冰冷或水腫,只是體虛嗎?您不可不知的周邊血管疾病」,民眾獲益良多。(張鎧乙攝)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林姝含醫師主講「四肢冰冷或水腫,只是體虛嗎?您不可不知的周邊血管疾病」,民眾獲益良多。(張鎧乙攝)

天冷了,小心血管阻塞問題!本報日前與新光醫院合辦「旺旺中時生活講堂」,由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林姝含主講「四肢冰冷或水腫只是體虛嗎?您不可不知的周邊血管疾病」,說明血管阻塞時可能產生的危害及預防要點。

林姝含指出,動脈的功能是提供養分和氧氣到全身各器官,靜脈則是將沒有氧氣的血液送回心臟;當動脈阻塞,會導致組織缺氧壞死,例如腦中風、心肌梗塞,靜脈阻塞則是血液無法回流,就像路上大塞車,下肢靜脈持續把血液往心臟送,卻堵在路上,於是出現水腫,甚至破皮滲液。

下肢周邊動脈阻塞會導致下肢冰冷、發麻、脫毛;嚴重時會出現間歇性跛行,腿軟無力,走一點路就腿痠,但休息就會恢復;最嚴重則是靜止時持續疼痛,傷口難以痊癒,甚至腿部發紫、壞死變黑。

林姝含提醒,下肢動脈疾病的風險因子包括年紀大、三高、抽菸、腎臟功能不佳等,好發於50歲以後,到了80歲後每5人就有1人;雖然多數患者沒有症狀,但不代表病況不嚴重,提醒糖尿病和腎臟病患者,應考慮每年接受一次動脈檢查。

深部靜脈栓塞則好發於年長者,常見症狀包括腳腫、脹痛、發紅,甚至痛到無法走路。林姝含說,深部靜脈栓塞可能導致靜脈瓣膜受傷,約有3分之1的病人會在5年內發生栓塞後症候群,症狀包括疼痛、水腫、色素沉澱、濕疹、靜脈曲張等,可能造成慢性潰瘍。

林姝含提醒,近期接受手術或受傷、長期臥床行動不便、懷孕婦女或使用荷爾蒙藥物、長途搭乘交通工具後,都須留意深部靜脈栓塞。靜脈栓塞的後果不可輕忽,若血栓隨著血液到達肺臟,形成肺栓塞,可能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喘、心跳快、頭暈甚至休克,有猝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