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門案vs.國會暴亂 2個權謀總統 試圖逆轉民主

6月17日是「水門案」50周年,這起政治醜聞和去年1月6日國會暴動相比,時間相隔近半個世紀,卻同樣根植於對權力不計一切代價的渴望;一前一後兩位充滿權謀的美國總統,試圖逆轉民主。

50年前,與尼克森競選委員會有關聯的竊賊闖入水門大廈民主黨總部被逮時,尼克森連任之路其實有如囊中之物;但兩年後,尼克森的欺瞞和妨礙司法公正行徑逐一曝光,國會三名共和黨領袖赴白宮說服他,指他注定失敗,尼克森最終辭職下台。水門案後座力強大,1974年還導致數十名共和黨人被踢出國會。

暴亂案 變成選舉操作

美聯社分析指出,兩起事件相比,川普處境看似絕望,他輸掉了選舉,試圖繼續掌權;派出律師、幕僚、追隨者及衝入國會大廈的暴徒,試圖顛覆選舉結果,好讓他繼續執政。但當時在共和黨內鮮少有人公開敦促他接受失敗;而且現在幾乎所有人都一致認為,共和黨席次將在11月期中選舉獲得進展。

水門案 三方關鍵作用

2021年出版的「理查國王:尼克森與水門事件--美國悲劇」(King Richard: Nixon and Watergate--An American Tragedy)一書作者道布斯(Michael Dobbs)表示,在水門案中,國會、法院和媒體在找出足以導致尼克森辭職的一連串犯罪活動方面,發揮了制度性作用。

道布斯認為,川普直接參與策劃或煽動騷亂以推翻選舉的證據,若在尼克森當年,足以構成確鑿證據,但1月6日國會暴亂案眾院調查聽證會和可能隨之而來的任何起訴,面臨的挑戰是:「從法律角度來看,川普在華府集會中的聲明性質『模稜兩可』,『拼命戰鬥』(Fight like hell)可以用不同方式解讀。」

國會聽證會也絕不會是川普謊稱選舉被竊的終點;2022年期中選舉季節,川普否認大選結果的主張充斥在極右翼共和黨人競選活動中,其中一些人還在初選占上風。

華盛頓郵報的水門案獨家報導,將尼克森身為總統掩蓋事實的行徑,推向世人眼前。當年華郵調查記者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說,水門案的英雄主要不是揭露尼克森罪行的記者或帶頭指控的民主黨人,而是「有勇氣說出此事並非意識形態、而是非法的共和黨人」。

水門案調查委員會是參院一致投票由四名民主黨人和三名共和黨人組成;相比之下,眾院1月6日國會暴亂調查委員會是以222票對190票表決後成立。

50年後,美國人會怎麼看待1月6日國會大廈暴亂案?歷史學家貝施洛斯(Michael Beschloss)在推特談到最近聽證會的評論中寫道,答案取決於屆時美國是民主政體還是專制政體;若是後者,美國的威權領袖可能會將1月6日慶祝成「美國史上偉大的一日」,正如川普現在所描述的那樣。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找毒品涉殺紐約華男 嫌犯開庭無悔意 死者親友:無妄之災
30年房貸利率跳升5.78% 迫使有意購屋者離開房市
解決高油價 唯一辦法恐剩「降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