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化學物」遭低估 12種飲水汙染源環保署未監控

最新研究發現,在16州被發現的26種汙染飲水源頭的「永久化學物質」(forever chemicals,PFAS)中,有12種不在聯邦環保署的監控之列,顯示政府低估了這種不會自然分解的汙染物對民眾健康的影響。

自然資源守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研究人員追蹤數百種被廣泛使用了幾十年,在環境中永遠不會分解的「永久化學物質」,發覺科學界面臨的一大挑戰是,如何確認其中哪些已經污染了飲用水。

12日發表於「完整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期刊的報告中指出,在16州的水源中存在的26種「永久化學物質」,幾乎一半不在環保署監控的名單上。

報告列舉了四個案例,都是根據環保署上月公告的規定,免裝設汙染物處理設備的公共用水系統;但研究人員分析了44件飲用水樣本,發現其中30件含有「永久化學物質」。

這項新規定最終定案實施後,自來水公司必須設法降低其中六種含「氟基表面活性劑」(perfluoroalkyl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的含量;亦即提供全國7000萬到9400萬人口飲用水的單位必須負責把這種汙染物的含量降到低於環保署許可的標準。

環保署說,近年來約有700種這類化學物質,因為具備抗汙、抗水、抗油、抗熱等特性,從地毯到食品包裝,在許多層面都被廣泛使用。檢測飲水安全時,卻從不檢測這些汙染物,偶爾檢測,也草草了事。

許多環保團體和科學家不斷呼籲環保署把「永久化學物質」列為特殊等級的化學物質,因為每隔一段時間才把其中幾種列為管控對象,永遠來不及應付不斷出廠的新「化合物」,社會大眾不斷接觸到這些新化合物,風險難測。

「環境責任公僕」(Public Employees for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是與環保相關的政府員工所組成的團體,該組織的科學政策主管凱拉‧班內特(Kyla Bennett)說,「我們再也承受不起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事方法」造成的後果。

環境健康科學國家研究所前所長柏恩堡姆(Linda Birnbaum)說,研究已經證實,「永久化學物質」的諸多「化合物」具毒性,環保署應直接把它列為嚴密監控的單獨項目。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圖輯/紐約法拉盛4大樓突發大火 疑路邊車爆炸燒了戶外餐棚
就業趨勢調查:金融科系畢業生薪水 麻省理工居冠 年薪高4.8萬元
太驚悚…2成美國人有親人遭槍殺 還有21%曾被持槍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