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金融評鑑首屆明年開跑 作業指標今出爐

示意圖/取自Shutterstock
示意圖/取自Shutterstock

【民眾網編輯劉家瑜/綜合報導】

金管會繼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之後,為提升金融業主動因應氣候變遷及ESG相關風險之能力,引導消費者、投資人及實體產業共同重視永續發展,於今(29)日發布第一屆(112年度)永續金融評鑑作業指標,正式啟動國內首次對金融機構進行之永續金融評鑑作業,預定2023年2至4月針對銀行、證券、保險業分別辦理宣導說明。

第一屆受評對象為全體本國銀行(不包括中國輸出入銀行、純網路銀行)、上市櫃及非屬集團企業且股本達新臺幣50億元以上之證券商、資產規模前五大之產險業、規模達1兆元以上的壽險業及國內再保險業,計35家銀行、9 家證券商、8家壽險業、5家產險業及1家再保險業接受永續金融評鑑。

金管會表示,受評機構應於2023年8月15日前申報並上傳相關評鑑資料,屆時將由研訓院、保發中心及證基會聯合組成評鑑作業小組,就受評機構揭露之2022年公開資訊(如年報、公司網站或永續報告書)及所提供之相關佐證資料進行評鑑,評鑑委員會並將審酌受評機構重大監理缺失或重大負面社會輿論情形予以扣分。第一屆評鑑結果經評鑑委員會決議通過後,預計於2023年12月底前按各業別評鑑總分,分別公布前20%名單,不公布成績高低排名。

金管會透露,永續金融評鑑係參考國際標準及國內金融業發展進程,搭配現行「公司治理評鑑」指標項目及作法,建構兼容國內外永續金融發展趨勢的評鑑機制。為督導本評鑑各項規劃與執行作業,並會同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相關周邊單位及外聘專家學者組成「永續金融評鑑委員會」,協助訂定評鑑作業期程、受評條件、評鑑架構與指標、計分及評鑑結果公布方式等。評鑑初期先針對較大規模業者進行評鑑,再逐步納入較小規模業者,期能藉此促使金融業積極審視氣候變遷及ESG相關風險。

金管會指出,評鑑考量金融各業不同業務特性和風險,設計質化與量化題組,包括共同指標112題及分業指標58題,分為「永續發展綜合指標」與「環境(E)、社會(S)、公司治理(G)」三支柱指標。「永續發展綜合指標」主要聚焦整體永續發展目標、永續治理架構、氣候風險管理及國際接軌等面向;「環境支柱指標」主要衡量包括氣候風險策略、淨零轉型支援、自然資源保護、自身減碳節能等議題;「社會支柱指標」主要衡量金融消費保護、普惠金融實踐、人權人力發展、資安個資保護等議題;「公司治理支柱指標」則評估利害關係維護、治理機制強化、內部控制強化、資訊透明提升等議題。

金管會表示,為提升金融業主動因應及掌握ESG及氣候風險與商機,期能透過永續金融評鑑促使金融業積極審視相關風險、強化因應能力並培養韌性,進而發揮金融業對產業的影響力,引導消費者、投資人及實體產業共同重視永續發展。

更多新聞報導:

金管會五路並行 推動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

保險業風險管理趨勢論壇11/4登場 探討氣候變遷與綠色金融行動與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