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遭勒令停業...全台輸液庫存只到下週》醫藥界批:食藥署監督不利、數據造假多年竟沒發現

永豐化學公司因違反《藥事法》規定遭勒令關廠,全台醫院輸液瞬間出現缺口。(圖片來源/freepik)

國內負責生產生理食鹽水、葡萄糖注射液等藥品的永豐化學公司,因違反《藥事法》違反63項違規PIC/S GMP規定,因此遭勒令關廠,全台醫院輸液瞬間出現缺口。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方昱偉接受《信傳媒》訪問時直指,目前醫院的狀況真的很嚴重,「以洗腎為例,目前全國庫存量只到下星期,對患者生命維持造成很大的影響。」

衛福部政務次長林靜儀今20日傍晚緊急召開記者會,說明輸液供需協調處理進度,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也向外界報告7大因應作為,包含請國內合格廠商增加生產、啟動公開徵求專案進口或製造、公布替代藥品資訊、協助藥品媒合供應、協助醫療機構維持需求、放寬增產廠商加班工時規定、從寬核定專案進口藥價。

雖目前行政院及衛服部長已答應會全力幫忙解決,但方昱偉表示,「最主要是突然被取消證照,也顯示政府監督不利,業者數據造假這麼多年竟然都沒發現。」

由於永豐化學廠所生產藥品供應約占國內市場7成,根據衛福部食藥署20日表示,永豐生產生理食鹽水庫存目前可提供至6月底,葡萄糖注射液則還有3至6個月庫存,讓醫界擔心在6月底恐出現「缺藥潮」。

究竟這次輸液缺貨背後還有哪些問題?後續該怎麼處理?

藥師憂其他廠恐難補上目前輸液缺口

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理事長沈采穎接受《信傳媒》電訪時直言,「政府玩弄人民健康於股掌間,這是前任政府給賴清德的一個大禮。」

她表示,食鹽水一個月缺口約200萬瓶,「林靜儀昨天說吃緊但沒有缺,跟食藥署之前說不是缺藥而是叫不到藥一樣,都在玩文字遊戲。現在很大的問題是昨天開會講的6家廠商,一個月的產量只有100萬瓶左右,這樣連一個月都補不上目前的缺口。」

沈采穎也提到,現在食藥署要進駐永豐,「但他前面已經檢驗數字造假都有問題,是不是市場上的應該要全部回收?不回收還在幫忙販售,搞不懂衛福部在做什麼?另外,會去住院的基本上都是開刀有傷口的患者,也常聽到有些患者死於細菌感染或敗血症,是否也應該懷疑是因(生理食鹽水)品質不良引起的?比例有多少?」

沈采穎進一步指出,2月11日時就強調5張證照以下就要去盤點,「他們沒有,現在已經重蹈氧化鎂和膠囊的覆轍,膠囊市占8成,所以當時膠囊的抗生素缺得很厲害;氧化鎂是因為已經燒到醫院所以才爆發,這次也是因為燒到醫院。而且注射用生理食鹽水是幾乎每個住院病人都會用到的藥品,若沒有會危及生命安全!」

醫藥界批:「藥品監測平台」監督不利、數據造假多年竟沒發現

再來是食藥署委託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執行「藥品市場監測系統運作計畫」,是否有發揮效益?

沈采穎指出,其實早在今年3月食藥署查廠永豐時就已沒有通過檢測標準,「食藥署那時候就知道不過,竟然沒有因應措施?4月19日食藥署才發文給藥廠,到後來公告才爆發,監測平台花了錢還是沒有解決問題,要等到出人命才會去做嗎?而且市面流通的產品不用回收嗎?哪個批號不合格也沒有公布。」

沈采穎表示,「藥品供應監測系統」1月31日正式上線,「當時藥師公會拿了政府企劃案監測缺藥,藥師全聯會理事長及理監事卻變成物流公司的董事,同時間在推動『好鄰居藥業聯盟』,還用全聯會名義發文要藥局加入,全聯會還幫忙審核資格,這算不算是假公濟私,有謀利之嫌?食藥署給了錢給藥師公會全聯會要解決缺藥問題,但缺藥問題至今非但沒有解決,反而缺了更危及開刀病人生命的注射用生理食鹽水。」

另外,造成缺藥問題,沈采穎認為醫院也要負責,「因為注射用生理食鹽水健保價25,醫院把永豐價格殺到18元一瓶,其他廠商都沒辦法競爭,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就會出問題。」

藥師指出衛福部「藥品供應監測系統」1月31日已正式上線,但缺藥問題至今非但沒有解決,反而缺了更危及開刀病人生命的注射用生理食鹽水。(攝影/陳稚華)

藥師給政府的3大建議

問到接下來應該怎麼處理?沈采穎提出3大建議:

1. 針對價錢的部分,為了避免醫院從中獲得價差,應由健保屬直接撥款給廠商,增加廠商製作意願。

2. 針對市面上檢查出來的不良品應該要處置,以及實際缺口有多少應統計出來,吃緊是多少也應該統計出來。

3. 輸注液跟沖洗液的品質監測

沈采穎強調,食藥署把關不利,衛福部難辭其咎。「新上任的不知道還可以理解,但食藥署的人呢?吳秀梅呢?一個監管中心沒有在監管,缺藥中心只像是『公告中心』,永豐因違反GMP全部要重新弄,永豐是說月底就會復工,但據業界說法應該要到明年5月才差不多。」

她也提到之前八仙塵暴就發生過類似的狀況,「所有資源像是燙傷藥膏要不要集中,應該是衛福部管理,由衛福部分配哪家廠要出多少到哪家醫院,但現在的情況是醫院各自跟廠商交貨,就會有分配不均、大小醫院的問題。」

沈采穎表示,後面的處置方法應是所有醫院的需求量報給食藥署,由食藥署再通知廠商分貨,才是比較好的作法。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台泥股東會》未來朝向「四足鼎立」 股東問轉型最大利益 張安平一句話霸氣回應
院會花絮》韓國瑜、綠委「花」上往來 朝野立委啃芭樂 蔡易餘還提供梅子粉
台中捷運爆發砍人事件 前環保署長也在車廂裡 9年6事故已奪5條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