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金(2890)首季獲利續創同期新高!為何收購柬埔寨最大微型存款金融機構?朱士廷親解優勢點


永豐金(2890)週四(5/23)舉行2024年第一季法說會,永豐金控總經理朱士廷表示,受惠於銀行子公司及證券子公司獲利顯著成長,永豐金控首季自結淨收益167.1億元、年成長30.4%;稅後淨利達68.8億元,年成長44.8%,金額雙雙創下歷年同期新高,每股盈餘為0.56元,年化ROE 14.35%,每股淨值15.93元。

此外,永豐金控截至首季,稅後淨利3年複合成長率為16.0%,優於其他上市金控同業合計的-8.4%。

除了金控首季獲利續創歷史同期新高,在法說會上的另一個亮點為首季海外稅前淨利達24.4億元,創下近10年同期新高,並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29%,海外稅前淨利占比約為3成,其中子公司永豐銀行香港分行及洛杉磯分行、永豐金證券(亞洲)均同創下10年同期新高紀錄,另外永豐銀行南京子行及越南胡志明市分行稅前淨利,也創下開業以來同期新高。

海外獲利創10年新高 永豐金海外佈局持續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永豐金在海外佈局的腳步並未停下,在5月宣布將分3階段收購柬埔寨第一大微型存款金融機構Amret Plc.(Amret)100%股權,第一階段將收購80%股權、交易總金額約4.35億美元。

永豐銀總經理莊銘福表示,這項併購案從2018年開始談、競爭者眾,一度因為疫情爆發後案子停下來,一直到去年才又重新啟動。

回顧Amret過往成立的目的,主要是國際知名開發金融機構,期盼促進改善當地經濟狀況及協助開發中國家金融,因此高度重視ESG。在此次的交易中,主要股東也親自派員來台實地審查。

從Amret的營運績效來看,在2023年稅後淨利為2800萬美元、總資產為20.54億美元,資產規模在全柬埔寨154家金融機構中,排名第9名;截至2023年底有150個營運據點、遍布柬埔寨全國24個省份。

永豐金總經理朱士廷說明,永豐金在併購的過程中,不管在國內、國外的策略,都以銀行、證券為兩大軸心,「只要有機會就願意去努力,地點主要會在國內或東南亞的部分,因為永豐金在西進的部分,佈局相對完整。」

農業放款為大宗 永豐金:將維持Amret核心業務、力求轉型商業銀行

在目前台資銀行於柬埔寨主要皆為與企金連結的情況下,Amret相對不一樣,Amret不做企金而以零售金融為主,其中又以農業放款為大宗,平均每筆放款大約在折合新台幣10萬元左右的金額。

朱士廷分析,過往Amret的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都大概有15%~20%的水準,但去年有稍微回檔來到9.4%,顯示Amret目前還在恢復期,未回到最高峰,但預估今年之後恢復的機率大。

「因為現在農業(景氣)回來了、旅遊業與輕工業也回來了,只剩不動產還在掙扎,但因為不動產業本來就不在Amret的標的內,因此我們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朱士廷也進一步說明,永豐金之所以會選擇併購Amret主要著眼幾點:第一、多一個據點就等於多一個獲利來源;第二、就資產配置來說,Amret是固定利率,在降息循環中就會有好處,讓資產收益來源更穩定,未來面對升降息循環會更順暢一點,這是馬上會有的影響。

其中,Amret是微型存款金融機構(MDI),就目前柬國的政策來說,希望把外商直接投資銀行都轉成商業銀行,因此未來永豐銀也會希望積極考慮將其轉型為商業銀行。

至於若成功併購Amret後,是否將對業務進行重整?莊銘福解釋,未來對於Amret既有業務不會積極干預,「我們甚至要去跟他們學習,因為他們對農村、農民有很深的理解。永豐銀若要對他們貢獻價值,要等能轉型成商業銀行後才有機會,屆時才會遇到需要思考派多少人去、做哪些補他們不足的問題」。

不擔心水土不服 永豐金:Amret就像外資銀行

對於收購柬埔寨企業會不會有水土不服的管理問題?莊銘福分析,Amret自1991年成立到現在,由於是由信評都有AAA以上的國際開發金融機構FMO與IFC創立,公司可視為一間外資,高層主要以英文溝通,因此永豐銀收購後,預期不會有文化或語言障礙。永豐也是台灣第一家金融機構可以和FMO與IFC做共同股東的機構。


永豐金控目前在海外共有28個據點(不包括Amret),遍布大中華、緬甸、泰國、越南、美洲及歐洲。其中永豐銀行於港澳地區設有香港、九龍、澳門3個據點,另外亦成立胡志明市分行、越南代表人辦事處、洛杉磯分行,並於2014年設立中國子行永豐銀行(中國),為第一家獲准於中國設立全資子行的台資銀行,總部設立於南京並有上海、廣州、成都與南京分行4家分支機構。


更多今周刊文章
40歲才存股,每天100元定期定額「這1檔」,退休滾出4千萬:財富自由這麼簡單,為何要勉強做不喜歡的工作?
聯電(2303)1個月強漲9%,毛利率衰退為何股價噴發...2024有機會重返榮耀?達人從季報找到2個重大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