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好孕 水雉生態園區種菱角

中國時報【莊曜聰╱台南報導】 台南官田區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是復育水雉的的重要基地,在保育人士推動綠色保育標章計畫,以及周邊農民陸續加入友善耕作行列下,水雉數量逐年增加,近來水雉的換羽期即將結束,換上鮮豔的羽毛後,象徵繁殖期即將到來,為了替嬌客營造舒適安全的環境,園區工作人員正著手準備菱角的種植。 根據統計,官田一帶水雉數量從8年前的300多隻上升到1400多隻,目前在園區內可以觀測的數量,則在100隻上下,園區工作人員表示,春夏交接之際是換羽季節,現在大部分的水雉都已經換羽完成,表示已經「轉大人」,只有少數還是幼鳥,接下來就正式進入繁殖期。 除了不時可聽見水雉求偶時才會發出的特殊叫聲外,還能夠觀察到為了爭奪地盤、搶交配母鳥時打架的有趣場景,園區內的水雉生態區已經變得生氣蓬勃,另外在求偶期結束後,就得尋覓適合生產下一代的場所,依水雉的屬性,菱角這類水生植物就是築巢孵蛋的好地方。 園區工作人員與志工近期正緊鑼密鼓準備菱角種植的相關事宜,開始培養菱角母株,待接近端午節時,再開始分株種植,農民在一期稻作收割後,部分也會改種菱角,希望能趕得上水雉繁殖的高峰期,替水雉「起厝」,園區將會在7月底進行水雉大調查,統計今年的復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