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米好吃關鍵 靠「地牛翻身」?

池上米好吃關鍵 靠「地牛翻身」?

台東池上米以好吃聞名,根據中央大學調查,台灣因為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界處,地震活動相當頻繁,而台東池上就剛好在主要交界處,頻繁的板塊活動,將許多礦物質抬升起來,就像人類耕種要翻土,池上就靠「地牛」翻身帶來肥沃土壤。

一大片稻田,綠意盎然,台東池上米,以好吃聞名,除了天氣好,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板塊運動。

台東大坡國小退休校長張勝雄:「這個是板塊擠壓的結果,全世界移動的最明顯的地方。」

根據中央大學應用地質所調查,台東池上斷層,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主要交界處,板塊運動頻繁,從國小溜滑梯的頂部翹起,就能看板塊運動的成果,板塊運動的天然條件,就等於農民「翻土」的作用,使土壤富含礦物質與營養素,讓池上米有香有甜。

台東池上農會秘書黃榮欄:「當然移動的話,地表上會稍微的鬆動,有機質的東西,鬆動之後,跟著雨水下來灌溉部分,或許這個可能是一點點的關係存在。」

台東農民:「地震跟土質沒有關係。」

台東農民:「應該是沒有關係吧,主要是空氣各方面比較好。」

板塊運動讓池上米變的更好吃,農民們持保留態度,不管原因是什麼,都是因為農民們辛苦栽種,民眾才有機會享用這香甜可口的地震池上米。(民視新聞李育翰台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