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減碳新時代1】碳交所首度引進紅樹林藍碳專案 總座田建中細說當中緣由

自然碳匯的碳權商品成了碳交易市場新寵,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接受本刊專訪,分享他的第一手觀察。
自然碳匯的碳權商品成了碳交易市場新寵,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接受本刊專訪,分享他的第一手觀察。

淨零排放倒數計時,為加速邁向碳中和,國際大廠紛紛將自然碳匯(carbon sink)視為自願性減碳最佳途徑之一,也讓自然碳匯的碳權商品成了交易市場新寵。

因應此一趨勢,成立不到一年的臺灣碳權交易所(以下簡稱碳交所),日前推出首個由Verra認證的「緬甸紅樹林藍碳專案」共1萬噸,一上架就引起國內企業熱烈詢問,究竟這樣的商品與以往碳權有何不同?碳交所又是如何找到品質好又具成本競爭力的來源?碳交所總經理田建中在接受《鏡週刊》專訪時,做了詳盡的說明與分析。

「你看,蘋果(Apple)為了提前達到2030年碳中和,除了75%要求供應鏈一起配合,剩餘的25%,則是透過投資高品質的碳移除專案來抵銷。」談起6月中引進的第一個藍碳專案,田建中先向本刊點出國際大廠的最新動向。

田建中進一步說明,全世界的碳交易市場均以自願型減碳(Voluntary Carbon Market,VCM)為主要需求,而這塊市場的碳權來源,又分為「減少及避免排放型」(Reduction and Avoidance)與「移除型」(Carbon Dioxide Removal)兩種,前者指的風電、太陽能光電等再生能源;後者指的碳匯,又可分「科技碳移除」如碳捕捉、再利用及封存,以及自然為本(Natural -Based Solutions, NBS)的土壤(黃)、森林(綠)、海洋(藍)等碳匯。

「現在看來,一些大廠針對科技碳移除的做法,投入成本非常高,且多還在實驗階段,效益有待觀察,可能是這樣,蘋果才回頭擁抱自然碳匯作為解方。」田建中一邊觀察一邊指出,台灣是蘋果重要供應鏈,勢必得跟緊大客戶的脫碳策略,隨著自然碳匯成了新解方,「我們(碳交所)當然要提供國內企業遵循國際趨勢的交易管道。」他說。

據了解,此次碳交所引進的「緬甸紅樹林藍碳專案」,是國內第一批自然為本以及移除類型專案,而當被問及價格,田建中則是先強調,所有的自然碳權都有兩個特性,一是取自自然,二是人為認定。

田建中指出,自然碳匯從自然而生,但碳權是人類想的,難免有界定方法學的共識問題,「一有漏洞,就得不斷更新(方法學)」,也因為這兩大特性,申請自然碳權門檻不低,一旦獲得認可,碳價也相對穩定又高。

由微軟(Microsoft)、谷歌(Google)、臉書(Meta)、Salesforce等組成的共生聯盟(Symbiosis Coalition),預計2030年前要取得全球2千萬噸的自然碳匯。(翻攝畫面)
由微軟(Microsoft)、谷歌(Google)、臉書(Meta)、Salesforce等組成的共生聯盟(Symbiosis Coalition),預計2030年前要取得全球2千萬噸的自然碳匯。(翻攝畫面)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蘋果,今年5月,微軟(Microsoft)、谷歌(Google)、臉書(Meta)、Salesforce針對自然碳權的推動正式對外宣布將組成共生聯盟(Symbiosis Coalition),預計2030年前要取得全球2千萬噸的自然碳匯,代表自然碳權需求趨勢確立。

田建中透露,此次「緬甸紅樹林藍碳專案」,取得成本約為每噸卅至卅五美元,比去年剛上架的風電、光電這類減少型約10至20多美元的碳權高很多,但他判斷,自然碳匯的碳權商品在碳交易市場未來可能會慢慢往上爬升;所以,碳交所一定得加快腳步繼續引進,為國內企業取得合理成本。

其實,針對品質上的把關,碳交所也是煞費苦心,田建中說,紅樹林是自然碳匯中固碳能力較好的一種,但全世界經過方法學核發認可的紅樹林藍碳專案才6個,全台灣紅樹林面積加起來不過680公頃,僅是這次引進緬甸2000餘公頃的三分之一,沒有規模經濟,所以就得面臨開發與申請成本等挑戰。

此外,基於自然碳匯常有許多方法學的爭議,即便這次上架的「緬甸紅樹林藍碳專案」為國際認證機構Verra所核發,且獲得碳權評等機構BeZero Carbon AA的評級(Very High),碳交所仍透過中山大學的碳權研究中心,為這批碳權以NASA衛星遙測資料進行品質確認。

「我們很了解,方法學的認定,是廠商採購自然碳匯上,經常裹足不前的關鍵。」田建中說,目前,無論哪一種自然碳匯,即便是國際認證機構,也常有虛賣、漂綠等爭議,「於是我們多一道工序,透過科學的方式確認這片紅樹林在執行專案期間復育面積確實在成長

田建中強調,自然碳權才剛起步,方法學還沒有理出統一的秩序,碳交所引進的碳權,將盡力透過產學為國內企業把關品質,如此一來,國內大廠也會更信任,增加交易信心,也才能真正幫助國內產業朝綠色升級,與國際接軌。

更多鏡週刊報導
【決戰減碳新時代2】協助國內企業減碳兼做綠色外交 碳交所樂見本土自然碳權的推動
【決戰減碳新時代3】全球碳權交易所百家爭鳴 台灣碳交所擁三大優勢老神在在
遠東醫電攜手台中榮總 將台灣智慧醫療的實力與服務推廣至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