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旭能源新技術聯盟成軍 助攻台供應商進軍亞太風電

產業中心/綜合報導

沃旭能源23日宣布攜手台灣供應商成立「亞太風電新技術聯盟」,涵蓋離岸風場開發、建置到運維階段,以提升台灣供應商技術本位為目標,開拓亞太離岸風電市場龐大商機。

沃旭主導「亞太風電新技術聯盟」的供應商橫跨風場全生命週期,已經加入的包括負責風場設計的林同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海纜生產供應的華新能源電纜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製造管架式負壓沉箱水下基礎(suction bucket jacket foundation, SBJ)的世紀離岸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負壓沉箱水下基礎安裝工作的台船環海風電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環海翡翠輪」,未來也希望與更多本土供應商合作,持續擴大策略聯盟的廣度和深度,攜手進軍離岸風電亞太舞台。

沃旭台灣董事長汪欣潔表示:「沃旭從進入台灣第一天起致力協助本地供應商取得離岸風電關鍵零組件製造技術。進入區塊開發階段,沃旭將以大彰化東北離岸風電計畫作為國內業者的新技術發展平台,從設計、製造、安裝到運維全方位提升本土供應鏈的技術和量能,累積國際競爭力,未來一起來打亞太盃。」

以水下基礎為例,沃旭能源率亞太之先,在建置中的920 MW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獨家採用管架式負壓沉箱水下基礎,無需打椿、除役時可完整移除,將施工期間的環境影響降到最低。未來也會將負壓沉箱水下基礎的設計、製造以及安裝技術分別交由林同棪、世紀風電以及台船環海執行,以沃旭能源大彰化東北離岸風場作為全球離岸風電最先進規格和標準的實作場域,在區塊開發階段持續厚植台灣離岸風電的技術能量與成功實績,進而攜手台灣供應商進軍其他亞太風電專案。

此外,沃旭也將在大彰化東北離岸風場引進275kV電壓等級的海纜產品,由華新麗華子公司、本地海纜供應商華新能源電纜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未來將具備國際認證及技術能力,於台灣首座海纜廠生產最高規格275kV之產品,不僅落實國產化目標,也朝下一階段出口亞太市場的方向邁進。

沃旭能源致力於風場運維期30年的穩定發電及資產管理,從2018年開始打造專屬的運維台灣隊,已經培育近50位本地運維人才,並在台中港自行投資興建亞太最大的離岸風場運維中心,也攜手大三商打造全球首艘台灣籍客製化運維作業船「大三商領航」號,從人才、設施到船舶確保所有大彰化離岸風場最佳發電效能。

沃旭能源在亞太區開發中離岸風場總裝置容量可達6.4 GW,除了在台灣的大彰化東北離岸風場以外,還包括韓國1.6 GW仁川離岸風場,於去年11月獲得開發許可。此外,沃旭能源開發位於澳洲的吉普斯蘭(Gippsland)離岸風場近日也取得重大進展,澳洲政府正式授予沃旭「吉普斯蘭許可區域一」獨家專案開發許可,潛在容量達2.8 GW,「吉普斯蘭許可區域二」 (2 GW) 的獨家開發許可也可望於近日頒布。

沃旭能源期待與台灣供應商合作拓展亞太市場商機,此次的新技術聯盟將為台灣離岸風電產業開創全新契機,並為亞太地區的能源轉型做出具體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