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怡昕/《王室緋聞守則》歐美BL劇天花板

▲《王室緋聞守則》是Amazon Prime Video自製BL電影,講述美國總統之子與英國王子的愛情故事,題材新穎在全球掀起轟動。(圖/翻攝自Prime Video IG)
▲《王室緋聞守則》是Amazon Prime Video自製BL電影,講述美國總統之子與英國王子的愛情故事,題材新穎在全球掀起轟動。(圖/翻攝自Prime Video IG)

[NOWnews今日新聞] 一場美國總統大選、兩座宮殿、一對相愛的男人找到自己的家。這是《王室緋聞守則》(Red, White & Royal Blue)。

《王室緋聞守則》(Red, White & Royal Blue)改編自凱西麥奎斯頓(Casey McQuiston)2019年同名小說,而電影版則由美國東尼獎劇作家/編劇馬修羅培茲(Matthew Lopez)。這部由「BL小說」改編而成的串流影視作品中,英國王子與美國總統之子的愛情故事獲熱烈討論。從原著到電影改編,這部不尋常的政治小品擁有的爆炸性的能量,或許可以為我們對「BL」這個電影新興類型做出一番全新思考。

《王室緋聞守則》講述美國總統之子,與英國王子間的不合,可能導致的「美英關係破裂」。美國總統之子亞歷山大(《親親小站2》演員Taylor Zakhar Perez 飾)參加了一場英國王子的皇室婚禮,婚禮上他與新郎之弟亨利王子(Nicholas Galitzine 飾)累積已久的怨懟破壞了婚禮的和諧氣氛,他們爭吵的醜聞更成為新聞頭條。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女總統(《追殺比爾》鄔瑪舒曼 飾)尋求連任,急需簽署與英貿易協定,命令兒子與亨利王子暫時停戰,並飛到英國展開挽救形象危機公關之旅。起初的「不對眼」其實根本就是非常對眼的「一見鐘情」,兩人奉命朝夕相處,解釋了誤會的起點,原來傲嬌亨利王子一年前喪父後陷入封閉狀態,受到亞歷山大的魅力吸引卻反射性自我迴避。不料,同樣被電暈的亞歷山大,卻把這個嬌萌個性,解釋為高傲、瞧不起美國人。

誤會化解後,一場因「醜聞」而起的英美大戰,變成一場愛的英美大戰,從冷戰打成熱戰,從醜聞變成緋聞。白宮的政要晚宴、總統之子的私人新年派對、英國皇室馬球賽、大英美術館、巴黎小旅館。隨著故事中的美國選情膠著,來自德州的女總統一家,派出總統之子帶著手上「新選民登記」草根運動,儼然成為整場選戰的最後關鍵一役。在女總統最重要的紐約的造勢大會上,亨利王子飛來紐約偷情,卻被隨扈抓到,亞歷山大順勢跟父母出櫃,邀請亨利王子來到總統丈夫(一位墨西哥移民議員)當年以藍領身份工作買下的德州渡假小屋度假。

初夜、偷情、出櫃、見家長。這場英美大戰,片中熱愛引用拜倫、珍奧斯丁,最後必然要用英國皇室的封閉,對比美國民主黨的開放。

這個劇本來自美國佛州的劇作家馬修羅培茲(Matthew Lopez),劇作《The Inheritance》(2018) 曾在倫敦西區劇院(West End of London)由奧斯卡、東尼獎最佳導演Stephen Daldry執導,從英國紅回美國,更獲2020年美國東尼獎最佳戲劇獎,被譽為本世紀最重要的美國劇作。身為美國拉丁裔劇作家羅培茲聯手曾寫過《侯斯頓傳奇》(2021) 的美國編劇Ted Malawer,用新世代酷兒觀點拆解輕巧拆解,擴增原著麥奎斯頓來自「BL同人文」言情文風;故事中,每個角色各司其職,卻絲毫不顯多餘,美國總統與議員、英國首相與公主、主角的死黨、隨扈、保鑣,一個個一層層,出現在一場場性與愛的對白周圍,而每一場感情的對陣,都被「一場美國大選」包圍、伴隨。

▲《王室緋聞守則》的「英美大戰」不僅是兩名主角的背景出身,還包含兩個新舊文化之間的衝突。(圖/翻攝自Prime Video IG)
▲《王室緋聞守則》的「英美大戰」不僅是兩名主角的背景出身,還包含兩個新舊文化之間的衝突。(圖/翻攝自Prime Video IG)

其實,原著麥奎斯頓自承《王室緋聞守則》他是在看了HBO影集《為副不仁》、以及參考凱特與威廉王子人生的言情小說《Royal We》、希拉蕊柯林頓傳記《A Woman in Charge》之後,集結靈感下才寫出來的BL青春愛情故事。事實上,麥奎斯頓在與傳統出版社合作前,就曾在同人本網站「AO 3」上以《社群網站》(Social Network)演員傑西艾森柏格(Jesse Eisenberg)、安德魯加菲爾德(Andrew Garfield)的「同人文」(fan fiction)出道,幻想兩位演員幕前幕後相處的火花,其中還包含了一篇王室題材的創作文。

雖然,這篇「同人文」並沒有真正變成《王室緋聞守則》的內容,但同人文化,與BL影視作品改編密不可分,過往《格雷的五十道陰影》就來自《暮光之城》同人文。麥奎斯頓在同人文中練就出歪讀出艾倫索金《白宮風雲》、《社群網站》對白中演員「幻想中的火花」,這種對「明星幕後生活」、「政治運作幕後」的幻想力,成為這次《王》的基石。

《王室緋聞守則》在美國酷兒小說家麥奎斯頓手中,還只是一個參照了古典文學(珍奧斯丁)、現代文學(亨利詹姆斯),刻畫了「理性vs.感性」與「英國vs.美國文化」,儘管這當然不是亨利詹姆斯筆下的英美文化(新、舊世界)的對照,卻也充分了利用了歐美通俗文化觀眾對英美之間互相仰慕、仇視的刻板印象。而傳統英美思維框架的衝突,在故事中以兩座宮殿呈現,不僅是政治意義上的白宮對比白金漢宮,更是以亨利爺爺、英國國王居所白金漢宮,對比亨利王子自己居住、如「繭」一般的親王行宮肯辛頓宮,細膩的看入英國「舊世界」內部亟待革新的渴望。

事實上,原著故事緊緊抓住英國代表的傳統文化,以「羞恥感」作為禮教的金鐘罩,恰好對應了故事中民主黨女總統之子所代表的「自由」、「開放」。雙性戀的美國男孩,走進深櫃同性戀英國皇室以羞恥與秘密建構的謎宮,當然故事的結尾必須由王子自己走出自己的迷宮。但這種典型的「BL」橋段,當然來自言情小說書寫傳統,越是明確的性別秩序衝突,越是性感。重點不在怎麼「創新」寫作,結局一切的解套是必要的,但BL書寫的真相就是,光是書寫這些句子就能達到愉悅,光是鋪排這種極對立的兩端,就能得到顱內高潮。

▲《王室緋聞守則》的誕生與同人文化影視化的發展改編息息相關。(圖/翻攝自Prime Video IG)
▲《王室緋聞守則》的誕生與同人文化影視化的發展改編息息相關。(圖/翻攝自Prime Video IG)

原著讓無政治實權的英國皇室成員「選擇」接納愛情,成為一場美國大選中,讓一個民主黨總統家庭更團結的關鍵因素(勝選的原因是同志兒子的政策)。這個故事表面看似處理言情小說常見、文學上典型的英美衝突,實以英國皇室的歷史傳統包袱綑綁男主角亨利王子,讓他接納愛情走入心中的橋段成為全劇情感高潮。

所以拉丁裔美國人馬修羅培茲的改編,高明之處就在,他將英國舞台劇的經驗融入這個八股的文化對立故事中。羅培茲的視覺改編高明在運用躁動,但不躁進的對白節奏,製造一種類似音樂劇的效果,蒙太奇的音樂性就是為了製造多元與禁錮的衝突,進而製造性張力的幻覺。看似超現實且浪漫的無藥可救,實際上這部片最浪漫的是以民主黨視角出發的美國中心主義,(儘管真實世界的美國確實如此中心主義)彷彿整個世界的核心都是圍繞著美國打轉。美國總統大選的策略室,才是這個由兩種不同傳統的神話所佈下的迷宮障的神話終點。

BL小說的感情情節描述,尤其性場面的描繪,是高度超現實且純淨無暇,遠離真實男同志生活的完美主義世界。BL觀眾的慾望是什麼?就是透過情愛的細節的鋪排,解放真實生活中甚至不能言說、不可顛覆的秩序。因此,BL提供觀眾幻覺,替他們劈開男性陽剛性別氣質框架,任憑女性化情慾幻想投射。BL舞台,自然是有大量的女性觀眾,讓觀眾想像「應該要」、「卻總是沒有浮上檯面」的衝突,最終以「性」作為化解。而政治,就是我們世界中這種衝突最激烈的一種來源。

BL化的政治電影,或許是政治電影最性感的可能性。BL鬆綁了政治電影的寫實包袱,還元了電影中「政治」的歷史史實與法哲學上的道德責任,呈現了另一種真實,即政治本身如情愛、權力本身就是性,也就是「政治本身」這個概念就不真實。畢竟,只要能讓兩個帥哥主角好好談戀愛,再荒唐的故事的預設,一切都合理化、被「純化」。

BL化的政治電影表面上簡化圍繞著政治,不陷入其他意識形態泥淖,只留下英美文化的新舊對峙。實際上,更深入看,當政治遇上「BL」,反而凸顯當代政治「不真實」的本質;政治(人物的)敘事,無關真實,僅僅是回應的選民(觀眾)的慾望。在這種脈絡下,「BL」望出去的政治故事,沒有了其他干擾,凸顯了政治本身被實踐過程,就是無止境自我循環的自我投射幻想,與超現實高潮。

▲導演將將英國舞台劇的經驗融入《王室緋聞守則》中,從視覺、聽覺打破本來八股的對立故事。(圖/翻攝自Prime Video IG)
▲導演將將英國舞台劇的經驗融入《王室緋聞守則》中,從視覺、聽覺打破本來八股的對立故事。(圖/翻攝自Prime Video IG)

政治就像是色情片,不是所有政治故事都能操作成「BL」,因為BL故事的語言學」就是一切必須純粹,「純粹」地作為教條,而對講究「如何弄髒手」的政治電影來說,在故事與影像上帶來卻是「壓縮與侷限」。因此,「權力」的性感要能被「BL」增幅,必須要題材能與周圍的氣氛烘托,像是現在時機成熟,適逢美國大選年,《王》就能爆炸出如燦爛能量。

不過,前面提到,政治作為愛情故事衝突感的源頭,但若真的考量到現實的英美政治關係,其實不是美國中心的世界觀中,「真正危險」的主題。或許這是《王室緋聞守則》這部《王室緋聞守則》這部有著不同區域(來自德州墨西哥裔議員夫妻)、不同國族(英國、美國)、不同性別(美國女總統、英國女首相)、不同種族(拉丁、黑人)、不同性取向(雙性戀、同性戀)的「BL」故事給我們的啟示:誰說故事的主題一定要最衝突、最激進、最危險的。

能將現實政治放回一個愛情故事框架中,有時候才是最能激勵人心的組合。

●作者:沈怡昕/影評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名家論壇》膝關節/《查無此心》翻玩觀眾想像 台灣犯罪類型突破
名家論壇》沈怡昕/三宅唱《惠子不能輸》:走商業和藝術間的鋼索
名家論壇》鳴影品/《之前的我們》 浪漫的前世今生與雙生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