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空優的韓國瑜,還剩下什麼?

夫婦存款高達4559萬  韓國瑜:都是政黨補助款
圖片來源:民視

國民黨初選情勢瞬息萬變,韓國瑜6月1日在凱道展現了無人能及的人氣,讓很多人都覺得初選已經提前結束了。接著王金平宣布不參加初選,韓國瑜的花蓮造勢又創下史上人數新高,但《蘋果日報》公布的民調卻不升反降,藍營內部又開始質疑,韓國瑜遇到了什麼問題、為什麼下滑的趨勢止不住?

毫無疑問,韓國瑜仍然穩居當今政壇的「人氣王」。回顧台灣的政治史,沒有人會在選前這麼久(國民黨初選民調是7/5~7/15、大選是明年1/11)就舉辦造勢活動,也沒有人能在距離選舉這麼遠,就凝聚相同的人氣。以往即便是總統大選,造勢也多半集中在選前的十天左右。

造勢的目的,並不是要拓展、說服、擴大支持,而是要凝聚情感、營造氣勢、提升支持的強度,讓支持者有最大的動力走進投票所,把所有的想法化為行動,讓所有的選票都能入櫃。這也是為什麼過往的造勢通常只有黃金週、選前之夜的原因。(韓國瑜的「三山造勢」從去年10/26就開始,是少數的特例,因為原本的看好度實在太低,必須要一定的時間發酵,才可能扭轉外界的既定印象。)

但韓國瑜6/1的凱道造勢,是成功而且有意義的。當時韓國瑜的民調持續下滑,郭台銘的民調則是緩升,韓國瑜需要一個重大事件來改變這個趨勢,避免兩人在初選結束前出現「死亡交叉」。

從《美麗島電子報》「四月國政民調」「五月國政民調」的比較可以看出,韓國瑜在4月的支持度領先柯文哲8.2%,到了5月卻落後柯文哲1.4%;郭台銘4月落後柯文哲3.3%,5月差距拉大到6.6%。相較之下,韓國瑜的對比支持度掉了9.6%,郭台銘則掉了3.3%,韓國瑜支持度的流失遠大於郭台銘。

從選票的轉移率來看,在柯文哲參選的情況下,4月時韓國瑜對郭台銘的選票轉移率是49.3%~49.4%、郭台銘對韓國瑜的選票轉移率則高達69.0%~69.3%;但到了5月,韓國瑜對郭台銘的選票轉移率提高到了49.7%~55.3%,郭台銘對韓國瑜的選票轉移率則小降到63.9%~65.0%。

而在柯文哲不參選、藍綠對決的情況下,郭台銘對韓國瑜選票的轉移率從4月的66.6%~70.2%,到5月變成65.8%~71.2%;而郭台銘對韓國瑜的選票轉移率則從78.3%~83.3%,大幅降到68.6%~71.1%。兩人的選票轉移率幾乎打成平手。

這顯示韓國瑜的支持群眾的確有鬆動,郭台銘的狀況則略有好轉。

韓國瑜凱道的造勢,正是為了阻止上述狀況進一步惡化。韓國瑜展現無人能敵的人氣,清楚傳達的訊息是,真的有這麼多人「非韓不投」;所謂「韓國瑜能贏、郭台銘也能贏」,「郭台銘選總統、韓國瑜留在高雄,才能創造雙贏」,並不是事實。

韓國瑜在凱道的成功,有很重要的戰略意義。清楚的告訴所有藍軍的支持者,韓國瑜是無可取代的;藍軍支持者必須要重新思考,在韓國瑜跟郭台銘之間要如何取捨。

如果韓國瑜在凱道之後就此打住,很可能會是初選的贏家。韓國瑜卻沒有搞清楚造勢活動的本質,不斷加碼造勢的場次,反而自曝其短。

如前所述,造勢是為了提升熱度、提高強度,但卻無助於爭取更多的支持。凱道注定是韓國瑜所有造勢場的最高潮,之後所有的造勢,都不再有戰略上的意義,都很難再加分。

花蓮造勢人數刷新後山的歷史記錄,但30萬人的花蓮市,造勢活動卻號稱有15萬人,如果不是膨風灌水,就是從別的縣市動員而來。這兩件事,都不值得驕傲。韓國瑜拋出的國道六號延伸到花蓮,或許討好了部分在地的選民,卻被其他地方的人當作笑柄,沒有幾個人敢幫他背書。

韓國瑜至今沒有認清自己總統參選人的身分,他現在的一言一行,等他出線之後,就是國民黨的政策。回頭問問國民黨立委候選人,有幾個願意替國道六號背書?有幾個認為對擴大選票有幫助?如果連立委都不支持,一般民眾怎麼會願意買單?

從4/23的「韓五點」以來,韓國瑜不停的在失分。靠著妙天和地方派系的幫助,韓國瑜得以一次又一次的動員、舉辦一場又一場的造勢。但如今的韓國瑜,已經不再是去年那個「空軍」無人能敵的韓總,韓國瑜反而變成陸軍總司令、地方派系的公約數。

韓國瑜的聲量依舊高居不下、無人能敵,但聲量的內涵已經不是當初的跨越藍綠,而是藍軍自己就戰翻天;點開韓國瑜的每一篇臉書,底下都有一堆崩潰的藍軍。當初挺韓國瑜的意見領袖,翻臉的翻臉、遠離的遠離。藍營基層高喊「非韓不投」的同時,媒體瀰漫的卻都是「非」韓的空氣。

韓國瑜如今的聲量再大,也不過是「茶壺裡的風暴」,完全無法擴散、說服、感動更多的人支持,只能在同溫層裡流動。

韓國瑜必須要回頭問問自己,沒了空軍,自己還剩什麼?沒有了空優,自己又是什麼?韓國瑜口口聲聲的「接地氣」,如今逐漸變成「靠派系」。這樣的戰略、這樣的地位、這樣的高度,真的能團結國民黨、領導國民黨,通過初選、贏得大選嗎?

【作者 單厚之/媒體工作者】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