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鯰魚效應 電信巿場成一灘死水

電信業走向「分久必合」,隨著兩家小業者先後出嫁,三雄格局成形。此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電信業走向「分久必合」,隨著兩家小業者先後出嫁,三雄格局成形。此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電信業走向「分久必合」,隨著兩家小業者先後出嫁,三雄格局成形。然而,當台灣的電信業走到只剩3家,淪為不需要競爭、嚴守資費死線的恐怖平衡時,受害的終究是全民,公平會也好、NCC也罷,勢必要嚴格把關。

時間拉回2G開放時,至少7家業者爭鳴,那是最有活力的年代,即便整併至3家,但3G後再度開放亞太、威寶(台灣之星)加入,延續競爭態勢,雖然小業者仍無法撼動三大地位,但提供不同的選擇,對民眾權益都是好事。

講直接一點,如果不是台灣之星扯後腿,硬要賣599吃到飽,如果不是亞太敲邊鼓,動輒推出銅板價的超殺資費,三雄的4G吃到飽可能現在還掛在1399不墜,更別提「499之亂」,這都印證了一件事: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可惜的是,即便台灣之星、亞太電信,背後都是台灣數一數二的大財團,都無法扭轉台灣市場「只夠活三家」的大勢,沒辦法在這10年內扭轉用戶使用習慣,終究黯然退出,把台灣電信市場打回2005年前的樣子。

消滅了兩家「不聽話」的小業者,對三雄來說自是利大於弊。試想,都還沒合併,低價吃到飽就已出現寒蟬效應,搶著退場,真走到合併那天,再也不會有價格破壞者,只要三家業者有默契,5G吃到飽就不會貿然降價。

到頭來,各家資費長一樣也無妨,就算取消了市話免費,把每分鐘費用拉高到6元,用戶也沒辦法說啥,反正跳來跳去就三家,三家的待遇差不到哪去。這就更不用提iPhone開賣,每家購機價都一樣,恐也是意料中事。

少了小業者的「鯰魚效應」,台灣電信市場很可能即將走向死水一灘,這絕非全民樂見,此時主管機關就成了最後防線。如何在產業規模與消費者權益間取得平衡,在合併案的把關上,恐別只淪為橡皮圖章,仍該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