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重蹈德國覆轍的餘地 一文看懂日本重新投向核能之路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4日在「綠色轉型」會議上表示,為確保能源穩定、推動減碳,政府將研發新世代核電廠、研究現有反應爐的重啟和延役。彭博新聞一篇文章指出,日本現在要追上亞洲其他國家的核能腳步,將會很困難,但為了避免重蹈德國覆轍,岸田提出這項決策仍值得嘉許,最大的挑戰將會是說服人民接受。

岸田24日除指示相關單位研議新世代核電廠,並表示希望明年夏天起重啟7座反應爐、延長現有反應爐的40年除役年限。在2011年福島核災後,日本大多數核電廠停止運作,全國33座反應爐目前只有6個在運作。

圖片
成為鬼城的福島核電廠。彭博新聞

曾任彭博新聞東京支局副局長的專欄作家雷迪(Gearoid Reidy)撰文指出,「核能復興」正在最不可能發生的地方開始上演。原因是日本今夏處於缺電邊緣,冬天的腳步也不遠,現實正在浮現:日本無法一邊制裁俄羅斯能源、一邊對抗氣候變化,同時還要反核。

日本能源部去年還呼籲「盡可能減少對核能的依賴」,因此岸田提出的新核能策略引人注目。雖然岸田過去認同可重啟現有反應爐,但建設新世代核電廠又是另一種挑戰,對於一個民調才創新低的首相來說,要說服大眾重新轉向核電,並非易事。

從擁核到反核的關鍵:福島核災

日本從前是核電的堅定擁戴者,認為這是減少對外國能源依賴的良方。在短短20年內,核能成為日本主要電力來源,在石油危機後推動日本經濟成長;步入2000年之際,日本能源三分之一來自核電。

1999年,日本茨城縣發生東海村核電廠臨界事故;2007年,新潟一場地震強度超出柏崎刈羽核電廠的耐震程度,並發生火警。社會對於核電的信心逐漸降低,然後是福島地震引發的海嘯導致核災。東京數萬人上街反核,是日本數十年來最大規模抗議活動,軟銀集團創辦人孫正義也加入反核行列。

福島核災後,日本核電廠幾乎全數停擺。2014年,燃煤、燃氣的火力發電佔日本能源9成。

圖片
日本福島縣磐城的火力發電廠。彭博新聞

從反核回擁核的關鍵:薩哈林2號

岸田改變能源政策的背後,是輿論與地緣政治的結合。原先,日本與俄羅斯之間有「薩哈林2號」( Sakhalin 2,薩哈林即俄國對庫頁島的稱呼,日本稱樺太島)合作案,由俄方供應液化天然氣給日本。2020年,「薩哈林2號」佔日本液化天然氣進口的9%,負擔3%日本電力供應。

俄烏戰爭爆發後,日本跟隨歐美的制裁方針,俄羅斯也祭出報復,將「薩哈林2號」的主要經營權讓渡給俄國企業,日本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陷入不確定,對於電力上漲、缺電、氣候變化的擔憂加劇,民眾對核電的看法也開始轉變,日本經濟新聞、讀賣新聞所做的民調都顯示,贊成重啟核電廠的民眾已經超過半數。

圖片
位於庫頁島的薩哈林2號液化天然氣廠。彭博新聞

亞洲其他大國擁核,日本不像德國有近鄰

岸田不僅提出重啟反應爐,還要研究新世代核電廠。日本自福島核災後,就沒有建造過新的反應爐;雖然「理論上」有3座正在興建中、另有6座規劃中,但工程停滯,建商沒有說明何時能開始商轉。

這與亞洲其他地方形成明顯對比:印度計劃10年內讓核能規模增為目前的3倍,中國目標是15年內建造至少150座反應爐,韓國計劃2030年前增建4座反應爐。

日本很難跟上這些國家的腳步,但也下定決心不重蹈德國覆轍。德國現在正急著四處尋找取代俄國天然氣的能源,並且得決定剩下3座核電廠是否要如計劃在今年內全數關閉。日本是島國,沒有太多選擇,不像德國還能向鄰國借電,隔壁的法國還正好是核能大國。

圖片
日本新潟柏崎刈羽核電廠。彭博新聞

說服人民最難,但出身廣島的岸田有優勢

在日韓,風力和太陽能成本高昂,核電最符合成本效益,現有核電廠延役又更便宜。雖然日本民調已顯示支持重新擁抱核電,但要重啟核電廠,需要完全獨立的正反辯論,也要有地方政府的批准,這可能需要好幾年。

興建新的反應爐則又更難。在福島核災之前,要尋找核電廠設址地點就已經是個大挑戰,民眾會支持核電廠蓋在自家附近嗎?附近有斷層帶怎麼辦?環評會過關嗎?

彭博新聞這篇文章最後指出,岸田有勇氣接受這些挑戰,值得嘉許。岸田家族來自廣島,他1993年在廣島選區勝選成為日本眾議員;出身自全世界第一個被投下核彈的城市,按理來說,岸田不大可能是核能復興的代言人;但正如他支持增加國防預算,這個出身背景,反而讓他顯得比其他政治人物更有說服力。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