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不能游泳,但事實證明牠們會「飛」!

新研究發現,河馬在奔跑時能以足夠的速度使四蹄同時離地,顯示這些動物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健壯,即使它們不能游泳。

如果你對河馬不能游泳這一說法感到難以置信,那麼你會大吃一驚。雖然牠們在陸地上能短暫「飛行」(稍後會詳細介紹),但事實上,河馬確實不能游泳。相反,牠們是靠在河床上行走和彈跳來移動,這是因為牠們太重,無法浮在水面上,平均重達2000公斤。所以,河馬需要借助某些東西來推動自己回到水面。

辛辛那提動物園的著名河馬 Fiona 在2020年就展示了這一點。儘管游泳技術不佳,河馬在奔跑方面卻有不錯的表現。新的分析顯示,當牠們全速奔跑時,有約15%的時間四腳能同時離地。這一發現被認為是世界首次,改變了我們對河馬運動能力的看法。

「我們用基礎的影片資料顯示,河馬即使在接近最大速度時也基本上只是在小跑,而在這種速度下,牠們四腳會同時離地,」研究共同作者約翰·R·哈欽森教授在X平台上說,「據我們所知,這對科學界是全新的,並且很酷!」

的確,這非常酷。當牠在泥地上快速移動時,幾次四腳同時離地的畫面清晰可見。

「我們的研究是生物力學研究中最簡單的那種,」哈欽森在聲明中說。「任何人都可以用相機或網絡視頻來學習動物如何移動。」

有15%的時間四腳能同時離地 能飛0.3秒

河馬行走數據分析中的腳步模式和腳落/腳離定義範例。圖示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為:左後腳落地、右後腳落地、左前腳落地、左前腳離地、右前腳落地、右前腳離地。雖然腳步模式略有偏離理想的小跑,但腳步接觸順序仍然是(左後,右前)、(左前,左後)。圖片來源:Victoria Wallace。
河馬行走數據分析中的腳步模式和腳落/腳離定義範例。圖示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為:左後腳落地、右後腳落地、左前腳落地、左前腳離地、右前腳落地、右前腳離地。雖然腳步模式略有偏離理想的小跑,但腳步接觸順序仍然是(左後,右前)、(左前,左後)。圖片來源:Victoria Wallace。

「河馬很難研究,因為牠們大多數時間呆在水中,很少有被訓練在動物園中進行研究的。而且牠們非常危險。這也是為什麼科學界在我們的研究之前對河馬的移動知之甚少的原因之一。」

河馬屬於偶蹄目動物,但牠們沒有蹄。相反,河馬有獨特、堅韌的肉質腳,並且有蹼趾,這讓牠們在陸地上站立穩固,也幫助牠們在水中移動。

新研究顯示,即使在高速移動時,河馬也只是小跑,因此牠們的腳能離地長達0.3秒。雖然這樣的「飛行」時間不會讓牠們飛得很遠,但這展示了牠們的運動能力——看來研究作者也同意這一點。

「在某些方面,河馬展現出比大象更強的運動能力,」他們寫道,「但可能還是比不上犀牛。」

這項研究發表在《PeerJ》雜誌上。

更多科學與科技新聞都可以直接上 明日科學網 http://www.tomorrowsci.com

首圖來源: Barbara Yuste Zambrano/iStock cc By 4.0 

圖片來源:PeerJ cc By 4.0 

參考論文:
1.Footfall patterns and stride parameters of Common hippopotamus (Hippopotamus amphibius) on land  PeerJ

延伸閱讀:

1.日本科博館「大哺乳類特展」:開創台灣科博館國際交流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