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最具表性的購物地標!歷史悠久的百貨公司到精緻優雅的拱廊街一次收!

薇薇安拱廊街(Image Source : REUTERS/Charles Platiau)
薇薇安拱廊街(Image Source : REUTERS/Charles Platiau)

巴黎,一直都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旅遊目的地,當地宏偉的歷史建築、目不暇給的博物館、悠閒的咖啡館、令人垂涎的美食、美麗的街道、浪漫的氛圍⋯⋯建構出無比迷人的魅力。而它同時也是一座時尚之都,從個性小店和概念店齊聚的瑪黑區,到國際精品品牌齊聚的蒙田大道,各式各樣的購物體驗符合不同族群。在五花八門的購物選擇之中,如果不知道如何下手,來看看當地最具代表性的購物地標吧!

*莎瑪麗丹百貨公司 La Samaritaine Paris Pont-Neuf

莎瑪麗丹百貨公司(Photo by Francois LOCHON/Gamma-Rapho,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莎瑪麗丹百貨公司(Photo by Francois LOCHON/Gamma-Rapho,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還記得周杰倫的MV《最偉大的作品》?Jay和友人喬裝成保全,在深夜的巴黎潛入一家百貨公司,接著外套一脫,在玻璃屋頂下彈奏起古董鋼琴,時間也開始跟著倒轉⋯⋯這個充滿奇幻氛圍的場景,就是在莎瑪麗丹百貨公司拍攝。開業於1870年的它,見證了巴黎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歷史。

莎瑪麗丹百貨公司(Photo by LUCAS BARIOULET/AFP,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莎瑪麗丹百貨公司(Photo by LUCAS BARIOULET/AFP,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莎瑪麗丹是巴黎第一家大型百貨公司,如今在它七層樓高的購物空間裡,超過600個時尚品牌進駐,LV、Loewe、Dior、Cartier、Bulgari⋯⋯所有你知道的精品都能在這裡找到。不只如此,它還擁有10多家主題餐廳,以及一家附設(與迪奧合作)水療中心的頂級飯店。這樣的規模讓人很難想像,它最初的起源竟然只是一個設立於帳篷內的小商店!

莎瑪麗丹百貨公司(Photo by Edward Berthelot,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莎瑪麗丹百貨公司(Photo by Edward Berthelot,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名稱原意是「撒瑪利亞婦人」的莎瑪麗丹,由Ernest Cognacq和Marie-Louise Jaÿ創立,這對夫妻最初就是在新橋上裝飾著「撒瑪利亞婦人為耶穌打井水」鍍金淺浮雕的水泵前發跡。沒想到他們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接下來不斷透過收購附近建築且快速擴充,到了1900年已經不再是幾百平方公尺的商店,而是一家擁有數十個部門的大型百貨公司!

莎瑪麗丹百貨公司(Photo by Stephane Cardinale - Corbis/Corbis,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莎瑪麗丹百貨公司(Photo by Stephane Cardinale - Corbis/Corbis,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在莎瑪麗丹,你可以找到一切。」全盛時期這座百貨公司面積廣達8萬平方公尺,只不過到了1970年代開始處於虧損的狀態。時尚集團LVMH在2001年收購了它,沒想到2005年時,原本的建築被評定為「危樓」,最後被迫關閉。歷經長達16年的閉關改造,在日本知名建築師SANNA的操刀下,莎瑪麗丹終於在2021年6月,以嶄新面貌再度重現於世人眼前~~

莎瑪麗丹百貨公司(Photo by Elise HARDY/Gamma-Rapho,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莎瑪麗丹百貨公司(Photo by Elise HARDY/Gamma-Rapho,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在它的前生,一直都是由建築師Frantz Jourdain負責改造和擴建,最後更以新藝術風格設計了百貨公司。隨著時代改變,莎瑪麗丹百貨在1930年代再度擴建時,更以奶油色的石頭、裸露的鋼材,融入裝飾藝術風格的面貌,並且以彩色琺瑯拼貼而成的精美字體,以及色彩繽紛的花卉圖案裝飾外牆。當SANNA接手改造時,小心翼翼的精心修復了這些細節,甚至重做了一模一樣的磁磚。

莎瑪麗丹百貨公司(Photo by Bertrand Rindoff Petroff,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莎瑪麗丹百貨公司(Photo by Bertrand Rindoff Petroff,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室內同樣保留了原本的結構,以裝飾性鑄鐵樓梯、玻璃地磚以及連續花卉圖案壁畫,展現裝飾藝術的精神,這些裝飾減輕了由鋼和玻璃組成的骨架結構帶來的粗糙感與冷硬的感覺。至於玻璃穹頂更是一大亮點,在這座1,000平方公尺的巨大天篷下,線條優美、點綴著金色葉子的樓梯,帶領來訪者重返巴黎的美好年代!

*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 Galeries Lafayette Haussmann

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如果說莎瑪麗丹以玻璃屋頂著稱,巴黎老佛爺百貨則以玻璃穹頂聞名。這座高43公尺的新拜占庭式圓頂,由斐迪南・香儂(Ferdinand Chanu)建造,裝飾著玻璃工藝大師雅克・格魯伯(Jacques Gruber)設計的彩繪玻璃,一開幕就成為這家百貨公司的象徵,如今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1893年時,泰奧菲爾・巴德(Théophile Bader)和阿方斯・卡恩(Alphonse Kahn)在拉法葉路(Rue La Fayette)和紹塞當坦路(Rue de la Chaussée d’Antin)轉角,開了一家70平方公尺的商店。因為鄰近巴黎歌劇和聖拉扎火車站的絕佳地理位置,加上商品別出心裁,這處巴黎最早的「奢侈品市集」之一,很快就吸引了資產階級的目光。

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Photo by Jan Woitas/picture alliance,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Photo by Jan Woitas/picture alliance,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人潮帶來可觀的收益,讓這對表兄弟日進斗進,接連買下了包括奧斯曼大道(Boulevard Haussmann)和鄰近街道上的多棟建築,包括今日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旗艦店所在的奧斯曼大道40號。接下來,他們委託了當時知名的建築師喬治・瑟當(Georges Chedanne)打造了這家店,除了他的徒弟斐迪南・香儂,瑟當還挑選了一批擅長新藝術風格的藝術家裝飾百貨公司。

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的聖誕櫥窗(Photo by Victor LOCHON/Gamma-Rapho,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的聖誕櫥窗(Photo by Victor LOCHON/Gamma-Rapho,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百貨公司在1912年開幕,從此展開老佛爺長達五代的家族經營史,而它之所以百年來依舊歷久不衰,引領法國百貨業的原因,和它許多「創舉」有關,包括曾請知名飛行員朱爾斯・為德里內斯(Jules Védrines)駕著飛機降落於商場屋頂、擁有自己的生產車間銷售自主品牌服飾、孕育年輕設計師推出成衣系列、將銷售版圖擴展到服飾外的玩具、餐具甚至家具等。

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屋頂露台看到的景色(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屋頂露台看到的景色(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此外,百貨公司還會在特別節日推出不同的慶典,雖然廣邀藝術界人士參與、評選年度最佳設計商品的「時尚藝術節」,已經在1999年結束,不過老佛爺的聖誕櫥窗和裝飾,依舊是每年巴黎市民必訪的「景點」之一。另外,擁有絕佳視野的百貨公司屋頂露台,可以欣賞到包括巴黎歌劇院和艾非爾鐵塔在內的風光,也是一大亮點~~

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Photo by Richard Bord,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Photo by Richard Bord, Image Source : Getty Editorial)

在將近7萬平方公尺的零售空間裡,囊括了所有主要奢侈品牌以及新銳設計師,從內衣到配飾、潮流到高端服飾一應俱全,其中光是鞋履專區就擁有超過200個品牌,可說是全世界最齊全的鞋子「專賣店」。另外家居美食館也很值得拜訪,除了各種家飾、家電、餐具、寢具之外,這裡也是尋訪各地料理、甜點和美酒的好去處。

*巴黎大堂廣場 Westfield Forum des Halles

巴黎大堂廣場(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巴黎大堂廣場(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巴黎大堂(Les Halles)是巴黎第一區的一個區域名稱,早在西元1100年代以來,就已經是座市場。1183年時,首位法蘭西國王腓力二世(Philippe II Auguste)擴建了這座巴黎的中央市場,當時的攤位以乾貨為主。而後經過多次重建,1850年代維克多・巴爾塔德(Victor Baltard)設計的知名玻璃和鐵結構,讓它搖身一變成為食品市場⋯⋯

巴黎大堂廣場(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巴黎大堂廣場(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左拉的小說《巴黎之腹》(Le Ventre de Paris)中,就曾經描述過這座繁忙的市場。然而隨著時代發展,面對新的競爭,這座曾經擠滿熱鬧攤商的建築,被迫進行大規模整修並且在1971年拆除,原本販售花卉、蔬菜、水果的的市場紛紛遷往他處,最後以一座現代化的地下商業和購物中心取代,也就是今日的巴黎大堂廣場。

巴黎大堂廣場(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巴黎大堂廣場(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巴黎大堂底下,原本是地鐵4號線的大堂站,1977年時因為與巴黎區域快鐵(RER)整合,成了最大區域快鐵換乘站沙特萊—大堂站(Gare de Châtelet - Les Halles),中日人流不斷。開業於1979年的巴黎大堂廣場受益於此,成為法國最多人逛的商場之一,加上獨特的歷史背景,也成為巴黎獨具代表性的購物地點!

巴黎大堂廣場(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巴黎大堂廣場(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然而多年來,這座商場的設計引發過不少批評,建築環繞的中央露天空地,彷彿下陷般被戲稱為「市場大洞」。所幸重塑此區的計畫,在2016年時為它改頭換面:擴建後的商場多了一座現代化屋頂和廣場,變得既藝術又時髦。其中特別是波浪狀的壯觀屋頂令人印象深刻,人們為它取了一個可愛的綽號「林冠」(La Canopée)。

巴黎大堂廣場(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巴黎大堂廣場(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行走其中,真有幾分漫步於林間的錯覺,透過屋頂縫隙灑落的光線,就像被樹叢篩落的陽光,繁複的建築結構,猶如茂密的樹枝彼此交錯。巴黎大堂廣場擁有將近150家商店和餐廳。下次來到這個巴黎,不妨利用轉車的機會,逛逛這個結合購物、餐飲和交通的中心,當然也得和流動感十足的屋頂來張合照~~

*薇薇安拱廊街 Galerie Vivienne

薇薇安拱廊街(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薇薇安拱廊街(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除了百貨公司、購物中心和商場,巴黎還有一種非常特別、有著屋頂的通道,稱為拱廊街(galerie)。它大量出現於19世紀上半葉,全盛時期多達150條,不過自從拿破三世對巴黎進行大規模都市規劃後,在當時巴黎省長喬治—歐仁・奧斯曼(Baron Georges-Eugène Haussmann)的主持改造下,如今只剩下20多條。

薇薇安拱廊街(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薇薇安拱廊街(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這些拱廊街目前只存在於右岸,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薇薇安拱廊街。位於第二區的它,長176公尺、寬3公尺,出自建築師弗朗索瓦—尚・德蘭諾以(François-Jean Delannoy)之手,最初興建於1823年。1826年開幕時,以它當時的主人公證人協會主席Marchoux命名,但是很快的就改成了現在的名稱。

薇薇安拱廊街(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薇薇安拱廊街(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鄰近皇宮(Palais-Royal),薇薇安拱廊街四周延伸著大道,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它吸引了裁縫店、鞋店、葡萄酒店、餐廳、書店、糖果店、印刷店等五花八門店家進駐,也因此招徠不少顧客。不過隨著第二帝國來臨,商店逐漸移往香榭大道和瑪德蓮區,它開始失去吸引力⋯⋯

薇薇安拱廊街(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薇薇安拱廊街(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然而這條拱廊街並未就此退出歷史舞台,它在1960年代再次變得活躍,轉型以時尚和家居用品為主。縱橫時裝界將近半個世界的時尚頑童高堤耶(Jean-Paul Gaultier),他的首家旗艦店就是開設在這裡(1986年)!如今薇薇安拱廊街依舊有不少服飾店、精品店和裝飾品店。

薇薇安拱廊街(Image Source : REUTERS/Charles Platiau)
薇薇安拱廊街(Image Source : REUTERS/Charles Platiau)

結合玻璃與鋼的屋頂,將日光引進室內,照亮了鑲嵌於地板上的馬賽克磁磚。洋溢著新古典的龐貝風格,拱廊街裡無論馬賽克、繪畫或雕塑,都頌揚著同樣的主題——貿易。圓形大廳四周裝飾著女神和仙女,覆蓋上方的球型玻璃圓頂,為室內空氣帶來流動性。薇薇安拱廊街在1974年時被登錄為歷史古蹟,它獨特的氛圍,會為你帶來一次漫步般的悠閒且優雅的購物體驗~~

【同場加映】舊書攤 Les Bouquinistes

舊書攤(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舊書攤(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購物的主題不只侷限於時尚,如果你是書蟲、電影迷、迷信片收藏狂,那麼舊書攤就是你的尋寶處!

舊書攤(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500px Plus)
舊書攤(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500px Plus)

在塞納河畔、聖路易島(Île Saint Louis)和羅浮宮之間的兩岸堤道上,架著一個個綠色的大鐵箱,它們巴黎最獨特的書商和獨立賣家,販售二手書、古書、舊雜誌、老地圖、古董明信片、老式電影海報等各種「紀念品」。只要你有耐心,說不定能挖到初版的書,或是一張尋找已久的舊海報。

舊書攤(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舊書攤(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二手書商的傳統回溯到16世紀,不過受到書商的壓力和官方法令的限制,這些本來就為數不多、在新橋上出沒的小販經常受到驅趕。直到1859年,巴黎市政府才特許在固定地點設立舊書攤,每個人可以使用10公尺的欄杆,並且支付年費取得許可證,營業時間為日出日落。而我們今日看到的鐵箱規格,則是在1930年確立的。

舊書攤(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舊書攤(Image Source : Getty Creative)

如今塞納河畔這段超過3公里的河岸,總共約有240家舊書攤,多達900個綠色箱子裡存放著30萬冊舊書和大量期刊等,難怪人們是這麼形容它的:世界上唯一一條流經兩座書架之間的河流。舊書攤如今是世界遺產的一員,天氣晴朗時,沿著河邊散步,一邊走逛這些讓人眼花撩亂的攤位,感受另類的「window shopping」也很有趣~~

文字/Iris 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