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者:反對黨擾亂內部 疑中國對台兵不血刃備案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1日專電)法媒關注總統賴清德就職後的台海關係,指出國會職權修法將有利北京。法國政治學者高格孚則在媒體投書中問,改革與軍演同時是否為巧合,並分析從內部擾亂台灣可能為北京兵不血刃拿下台灣的備案。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的修法紛爭引發國際關注,法媒紛紛將這份法案形容為「為了控制政府的新權力」、「有利於北京的國會改革」,或是「大選後的驚嚇」。

法國里昂政治學院與里昂第三大學政治學學者高格孚(Stéphane Corcuff)和德國柏林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HU Berlin)亞非學院區域研究生邱泰然今天投書法國挑戰報(Challenges)指出,中共與台灣反對黨高層的互動頻繁而隱密,靠反對黨擾亂台灣內政可能為北京侵台的備案。

兩人在文中指出,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傾向與中國建立緊密關係,其中有人是長期推動國會改革以和中國「統一」。目前許多人在問:「這份立院改革是否為和北京討論下,不動干戈就顛覆台灣計畫的第一步?」

高格孚向法國讀者解釋,與1月台灣總統大選同時登場的立法委員選舉讓執政黨民進黨失去國會過半,也是台灣國會首次沒有一黨過半;民眾黨的8個席次成為「少數仲裁者」,「是(藍白)兩黨天上掉下的禮物」。

文章寫道,儘管國民黨與民眾黨領袖未必欣賞彼此,卻在過去2個月內逐漸合體,形成國會過半,推動「並不完全合法的立院攻勢」。

立法院國民黨黨團總召傅崐萁5月28日說,「台灣不再是世界民主社會的侏儒,從今天起成為國會有權的民主國家」。高格孚分析,言下之意便是「能讓總統和內閣權身陷困境的權力」。

高格孚和邱泰然指出,藍白陣營在審查法案時使出許多花招,包括幾乎取消法案辯論時間、突然且無緣由地宣布委員會休會等。此外,還有在國民黨人數未過半的情況下,使用舉手「反表決」。

高格孚指出,傅崐萁甚至於4月26至28日率16名黨籍立委訪問中國。訪問期間,會見中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與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這令反對與中國統一的絕大部分台灣人感到不安」。然而這也不令人意外,「因自2004年起,國民黨與中共的會面就越發頻繁」。

投書寫道:「有個細節至關重要:國民黨高層訪中後從來不公開會面談論內容,即使是今年1月大選前後多次訪中的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也一樣。」

總統賴清德5月20日就職,中國還於5月23、24日在台灣周邊啟動新一輪軍演。

幾乎於此同時,台灣公民社會也因擔心國會而自發在立法院周圍組織大規模反立法院擴權運動,從5月17日到28日,在法案修法期間發起集會動員,24日晚上更聚集超過10萬人。

文中質疑:「改革與軍演同時發生,是否只是剛好?」文章寫道:「這是單純的巧合,還是反映了明確的共同行動,甚至可能是共產黨與台灣反對黨在中國討論後的結果?」

高格孚和邱泰然分析,大多數學者不贊同中國成功軍事攻台的可能性,尤其是美國對協助台灣自我防衛的承諾越來越堅定。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5月26日出席西點軍校畢業典禮時說,「我一向樂意在需要使用武力時保護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盟友、我們的核心利益」。

文章指出,俄烏戰爭提醒世人「後帝國政權」無所不用其極,北京也意識到侵台對自身經濟、社會穩定,甚至政治體制的風險,「試圖從內部擾亂台灣政體對北京十分有利,以便讓之後的軍事活動更有效,甚至希望(台灣)政權自己垮台」。(編輯:馮昭)1130602

看更多相關新聞
美日韓聯合聲明 重申維持台海和平
共軍補給船 529首闖金門禁限水域
共軍登陸艇擾離島 專家建議 可考慮金馬非軍事化
尖端科技導入軍事 國防部將成立DIU
防長發言的煩惱:AIT會不會打電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