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之死掀「白花運動」 司法案量為何超出負擔?

法官集體發起「白花運動」 悼念已逝生命

12日凌晨,士林地院1名38歲李姓法官從宿舍墜樓身亡,初步排除有外力介入。他生前主要承審性侵、金融等刑案,也是審理「台版柬埔寨案」的法官。

法官同事表示,李姓法官總是義不容辭幫忙,表現非常優秀,得知他墜樓一事,感到很訝異和震驚。但在事發之前,李姓法官曾給妻子傳訊息,坦言辦案壓力大,也讓法官過勞議題浮上檯面。

  • 審台版柬埔寨案法官墜樓亡 傳曾向妻發訊息稱壓力大

為了悼念李姓法官,法官協會發起「白花運動」,串聯全國法官於事發滿1週的19日,在全台各法院門口獻上白色花束,表達思念與祝禱,這也是台灣史上首次由法官集體發起的活動。

  • 全台法官串聯「白花運動」 法官之死掀司改聲浪

針對這起法官墜樓事件及其掀起的司法改革檢討聲浪,司法院回應,士林地院在事發後立即啟動對同仁的心理支持措施,未來會朝持續爭取增加司法機關總員額,以及放寬管考規定等面向改革,也不會以未結案數當做職務評定的唯一標準。

  • 士林地院法官墜樓亡 法界掀檢討聲浪

司法工作環境出了什麼問題?

司法院統計全台各地院新收案件,光刑事案件就從2021年的41萬多件,去(2023)年飆升至近50萬件,即使司法院持續向中央爭取增補人力,仍遠遠追不上案件增加速度。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簡稱民間司改會)指出,有第一線法官反映,近幾年司法負擔過重情況惡化快速,案量不斷增加,程序上的要求也愈趨繁雜,同時也觀察到檢察官連年的出走潮。

民間司改會也提及,不僅大部分基層檢警疲於奔命,案量暴增、嚴重超時的工作,更導致有檢察官累倒送醫、法官當庭昏倒等狀況。1名不具名法官就說:「不管審判效能好不好,有時候遇到複雜難搞的案子,確實會常常加班。」

台灣公民人權聯盟(簡稱民權盟)則指出,國民法官新制必須合審合判,共同評議寫判決書;最高法院一再發回案件,不自為裁判;以及檢察官濫行起訴與上訴,都加深法官的工作負荷。

司法改革自2017年推動至今已將近7年,雖然改革項目列入減輕法官工作負擔,司法界仍認為司法體系負荷過重的問題未被解決。而根據民權盟今(2024)年2月進行的司法信心民調,司法改革及司法公正性滿意度皆只有約3成。

司法負擔問題可以怎麼改善?

法官協會呼籲司法院從制度上進行相關改革檢討,在1個月內提出減輕法官工作負擔的具體措施。如限量分案、放寬管考,或明確宣示在案件量爆增、人力無法補足的情形下,未來5年司法高層不得以案件數多寡,做為考核法官是否優良的標準。

民間司改會也曾提出民間版「減輕司法負擔」的草案,期望在程序上簡化判決書類,以及定期評估並調整組織員額合理性。

在人力資源方面,民間司改會主張強化一審、減少上訴,減輕上級審的負擔而能充實一審人力,並賦予法官助理在法官監督下草擬判決的權力,簡化法官工作量。

民權盟則認為,可由警方偵查小案、檢方偵查大案,以減少瑕疵案件流入審判程序,並設置檢方對一審無罪判決提起上訴的門檻,改善濫訴問題。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全台法官串聯「白花運動」 法官之死掀司改聲浪
士林地院法官墜樓亡 法界掀檢討聲浪
審台版柬埔寨案法官墜樓亡 傳曾向妻發訊息稱壓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