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研發水下無人載具 建構海床作戰優勢

記者賴名倫/綜合報導

軍聞網站「Naval News」日前報導,鑑於水下威脅遽增,法國海軍正積極研發自主式水下無人載具(AUV)與遙控載具(ROV),並整合戰術、戰技與程序,擬於2026年達初始作戰能力(IOC),有效提升「海床作戰」(Seabed warfare)能量。

聚焦3核心能力 涵蓋分析預測與攻防

法國海軍海床作戰專案主管切塔耶少將21日在「聯合海軍專案會議」(CNE 24)中表示,繼2022年9月「北溪」天然氣管線遭外力破壞後,位於紅海、曼德海峽與亞丁灣的部分海底電纜,今年3月也疑似遭葉門叛軍「青年運動」攻擊而受損,凸顯水下關鍵基礎設施已成未來戰爭重點目標。因此,法國海軍正根據2022年2月發布的《海床安全戰略》(Seabed security strategy),加速打造水下作戰能量。

切塔耶少將指出,「海床作戰」涵蓋從分析、預測,防禦與進攻等全程(end-to-end)作戰流程,目標聚焦3項核心能力。第一是「海上無人系統」(Maritime Unmanned Systems,MUS)的平臺整合能力;第二為強化複雜水下聲學的作業能量;第三則尋求有效拓展水文數據的資料處理能力。

報導說,法國海軍5月中旬在地中海舉行「Mare Aperto 24」聯演期間,投入A18-D型AUV與具備深海作業能力的Diomede系列ROV,模擬針對水下基礎設施遭攻擊情境進行反制,驗證相關戰術、戰技與程序。此外,自2022年迄今,法國海軍更已陸續舉行8次代號「Calliope」的實戰演訓,透過模擬應對各種威脅情境,測試技術並發展相關戰術理論,未來還將進一步研發大型水下無人載具(LDUUV),滿足作戰任務需求。

法國海軍正積極發展「海床作戰」能量,維護國家利益與安全。圖為「Mare Aperto 24」聯演期間,法軍投放A18-D型AUV。 (取自法國海軍「X」帳號)

Diomede系列ROV具備2千公尺深海作業能力,是法國海軍倚重的水下作業裝備。(取自ECA集團網站)

法軍未來將研發大型水下無人載具,滿足深海與水下作戰需求。 (取自ECA公司網站)

法軍將優先提升作業平臺與水文資訊的作業整合能力。圖為A18-D型AUV感測器所繪製的海床影像。 (取自ECA公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