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統溯源 新舊課綱3大分歧

旺報【記者簡立欣╱專題報導】 馬政府時期,教育部依時序條列出101和103兩個課綱版本17項爭議點,初看東一點、西一點略無頭緒;其實若依「內在脈絡」來歸納,可以分成法統、與中原的連結,以及對治理者的政績偏好等3項分歧,又以法統上的分歧為「最上位概念」。 1.法統: 如果是漢人執政的政權(包括清朝),新課綱傾向「正名」,例如鄭成功三代政權用「明鄭」而非「鄭氏」;滿清就用清「廷」而非清「代」,以凸顯政策施為的政治實體。如果不是漢人政權,新課綱傾向用「入侵」、「殖民」等字眼取代「統治」、「治理」,例如荷西「入」台取代荷西治「台」,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取代日本統治時期。綠營則對此不以為然。 殖民、治理 字眼差別 2.與中原的連結: 新課綱強調與中原的連結,因此課綱提要把17世紀時的「國際競逐時期」改成「漢人來台與國際競逐時期」,同時又刪去濱田彌兵衛事件(17世紀荷蘭據台時期與日本之間的貿易衝突事件)。綠營則不滿這種時序倒置,有學者主張漢人大量來台晚於荷蘭據台;濱田彌兵衛事件正可證明17世紀初的台灣是海權時代,有荷蘭、西班牙、日本和漢人等多個勢力在台灣競逐。 新課綱也強調台民對「祖國」的忠誠,例如新增「台人與抗日戰爭」、「台人受到五四運動及新文學運動影響」、「孫中山來台尋求台人支持」等。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版本對此「冷處理」,僅把新課綱新增的幾段直接「抄」進課本,完全不解釋也不補充其他資料以支持新課綱的論點。 3.對治理者的政績偏好: 新舊課綱對治理者的政績顯然各有「偏好」,新課綱增加了清朝和中華民國時期的政績比重,例如清治時期新增「現代化建設如電報、教育和鐵路」等政績,中華民國時期的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土地建設,設立加工出口區,推動地方自治,增額立委選舉,十大建設、科學園區、資訊業發展,及此階段重要經濟政策的推手如孫運璿等。 日治政績 新舊版有別 日治時期的政績也是新舊版本的主要分歧點。舊課綱談日治時期政績談得較細,包括土地、舊慣、人口等三大調查,以及交通、水利、電器、金融、新式教育等推展,上述這些都被新課綱刪除(當然如果出版社要放還是可以放);另舊課綱論及台日之間的商業往來,新課綱則強調「殖民政府對台灣人民經濟與土地的侵害,以及多數貿易由日本商社壟斷」。 綜上所述,「法統」是新舊課綱的最大分歧點;正是因為彼此尊的「正朔」不同,因此有了用語、範例、著重面向、觀點等等的種種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