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脈宗門營圓緣 師徒心相契

有堅定的心就不退轉,還且還要保持自己的初發心。前幾天在花蓮舉辦的,慈濟志業體同仁法脈宗門營,昨天圓滿結束,海內外六百多學員,不管在現場還是線上參與,經過三天心靈充電之後,會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持續發揮影響力。

宗門營一天的課程,從清晨繞佛繞法開始。沉澱心靈,步步踏實,堅定向前,跟隨菩薩足跡。

慈濟志工 謝景貴:「就在那50秒,就在剛才塌下來的那一瞬間,一切都不見了。」

2023年的土耳其地震,志工協助勘災和救援協調,不容易也有不捨,更有不能忘的使命。

慈濟志工 謝景貴:「有難就救,有災就救,人心,能夠看到一個就說一個。」

大林慈濟醫院副護理長 任緯荃:「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也可以去參與國際賑災,這分感動不應該只是看著螢幕,而是要身體力行。」

慈濟雪隆分會副執行長 蘇祈逢:「印度菩提迦耶跟我們靜思精舍,就是同一直線、同一個緯度,形成了菩提大直道,希望我們能傳承上人的法給他們。」

新加坡、馬來西亞團隊,深入尼泊爾,重返佛陀故鄉,為當地貧苦人敲開希望的門。

台北慈院急診部醫師 盧冠伶:「在佛國專案裡面,星馬的菩薩就現在我的眼前,有慈濟人在就有希望在。」

跨志業交流課程,不同專業,認真討論,海外兩百多位線上參與的學員,三天下來也有滿滿感動。

慈濟志工 茱麗:「我真的非常高興,能夠透過長期扶助,幫助個案從手心向上變成手心向下的人。」

尼泊爾職工 采潔:「這幾天的課程裡面,我們學習到了很多慈濟的精神,我們還在學習,如何讓佛陀的故鄉越來越好。」

慈濟慈善基金會慈發處主任 呂芳川:「我覺得每一個青少年都是善種新芽。」

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 張恆嘉:「疫苗接種,持續推素,不管是院長、徐副院長,都在持續推素。」

慈濟大學副校長 何縕琪:「我們跟全台灣一個很大的PaGamo閱讀品學堂來做一個合作。」

慈濟人文志業發言人 陳竹琪:「有四大志業就有人文志業,有您就有我。」

四大志業合和互協,發揮影響力,在每個人心中種下善的因子。

證嚴上人開示 :「慈濟的種子就這樣地撒播,從一粒種子而生無量,無量種子播種在四方,更慶幸的,粒粒種子的基因不變,都是很純真,而且呢是身體力行。」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早安慈濟情│菩提迦耶採訪紀行 心靈收穫滿滿
20230925慈濟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