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書展 台推圖文典藏套書

旺報【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即將前進德國法蘭克福書展的台灣館,今年以「讀•台灣」為主題,主打台灣紙本工藝與漫畫所展現的人文精神,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司長朱瑞皓便指出,近年圖文書是推動國際版權很好的機會;作家徐宗懋與商周出版今年亦將在書展首發《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套書,希望從典藏藝術出版品的角度,為台灣出版市場另闢蹊徑。 徐宗懋自2000年自組工作室,大量收集老照片、古地圖,並以「徐宗懋圖文館」整理、出版珍藏的影像圖錄,今年底將與商周出版合作推出一套4冊的《海上絲路與世界文明》,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指出,全球出版產業都在面臨結構性變動,從近2、3年觀察可發現,童書「尤其玩具性非書型童書沒有衰退」,顯示市場正往特殊出版品走,因此這樣的套書將以典藏藝術品為定位,中英對照,4冊加上展示架,定價2000美金,限量1000套,面向的是全世界的收藏家、圖書館。何飛鵬認為這也是「台灣出版已很少見的原創、分量之作。」 從2萬張的原版歷史照片中,挑選出600張予以數位修復、上色。徐宗懋表示,就主題而言,著重於挑選具特色的文化及交流場景,「如大吉嶺就有10多張」,台灣相關的老照片也有近20張,他自信地展現出修復上色後全長615公分,原件為1860年伊斯坦堡的全景圖,「我們可以證明台灣靠工藝做到別人做不到的,讓世界看到台灣。」徐宗懋強調,在紙書衰退的當下,影像出版新技術仍是台灣優勢,建立中文圖像原材料圖庫又是「基本功」,唯有建立自己的圖庫,「才有主動權進行再創作」,讓老照片宛如有了彩色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