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勿入12項「漂綠」準則 誤闖禁區前煞車

注意!勿入12項「漂綠」準則 誤闖禁區前煞車
注意!勿入12項「漂綠」準則 誤闖禁區前煞車

氣候變遷是世界級規模的緊急課題,全球邁向去碳化的趨勢正在加速,低碳轉型被視為經濟成長的機會,但與此同時,在這進入低碳時代的過渡期,企業漂綠的議題,也衍生出另一層顧慮。

【文/張名榕 圖片提供/達志影像】

2022年10 月,長期關注綠色經濟的國際媒體GreenBiz Group主席Joel Makower,發表一篇反諷意味濃厚的文章《如何像專家般漂綠》(How to Greenwash like a pro),內容提及12 項技巧,只要企業按表操課就可以漂綠成功,成為大眾眼中優質的「綠色企業」。

企業漂綠的爭議因此再度浮上檯面,何謂漂綠(Greenwash)?一般來說,漂綠是結合象徵環保的綠色(Green) 與漂白(Whitewash) 的詞彙,意指政府、企業、組織等投入大量金錢,透過媒體、廣告、公關行為宣傳自身環保永續的形象,而非將資金運用於實際能改善環境的用途。隨著近年全球ESG 趨勢興起,相關法令未明確規範的過渡期間,企業可能有意無意即「誤觸」漂綠地帶。

《FastCompany》2022 年一篇報導透露值得企業深思的事實,根據Harris Poll 針對全球1,491 名高階主管進行的匿名調查,他們都同意永續性(Sustainability) 是企業的優先目標,但其中高達58% 的人坦承自家公司有漂綠行為,若只統計美國境內的公司,數字甚至提高到68%,其中2/3 的受試者表示,他們懷疑自家公司未來也不會為環境永續付出心力。

漂綠企業行為:減碳成果與實際行為背道而馳

非營利組織The NewClimate Institute,曾針對25 間宣稱邁向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 的大型企業進行調查,發現Google、Ikea、Amazon、雀巢等知名企業都過度誇大其淨零排放的成果,不僅減碳成效緩慢,更與向外宣稱的減碳數字大相逕庭,負責該調查的Thomas Day更表示,報告原意是希望大企業帶頭作為環保典範,得到的結果卻令人失望。

調查報告中,Amazon、Google、Ikea 在淨零排放的誠實度都得到低分,雀巢與聯合利華更得到極低分評價,Amazon 對此作出制式回應,表示環境變化是嚴重的問題,採取行動刻不容緩,他們仍會堅持2025 年前達到百分之百再生能源發電,2040 年前達到淨零碳排,雀巢則反擊,認為該報告缺乏對公司淨零排放政策的了解,結論也錯誤百出。

Thomas Day 指出,若按照各家公司對外宣稱的減碳政策去計算,就算所有承諾都做到,頂多只能減碳40%,「淨零排放」淪為宣傳式的口號,此外,只有3 間企業願意明確給出承諾,未來產品的製作及供應鏈過程會減碳達90%,分別是提供貨櫃船物流服務的馬士基(Maersk)、英國電信公司沃達豐(Vodafone) 以及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

Thomas Day 也表示,企業談論減碳議題的方式也很令人擔憂,對外宣稱的減碳成果與實際行為背道而馳,以聳動的標題搭配難解的術語,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一般消費大眾根本無法得知真相,即使是減碳表現相對良好的公司,都難免在宣傳時誇大其詞,一同加入漂綠行列。

減碳吃力不討好? 企業漂綠換商機還是轉危機?

企業漂綠原因其實不難想像,以盈利為主的企業與其砸大錢改善生產、運輸流程,執行消費者根本難辨真假的減碳行動,倒不如花少許宣傳成本,透過廣告或媒體報導,塑造出環保永續的優質形象來得划算,舉例來說,企業若砸重金發展要價不菲的再生能源,因而減損收益,很有可能惹惱大批投資人。

其次,調查機構GreenPrint在2021 年針對消費者行為發佈的調查報告《Business of Sustainability》,指出有64% 的X 世代消費者會傾向購買形象環保永續的品牌,千禧世代更有高達75% 會因為企業打造的綠色形象而買單。

12項反諷意味濃厚的漂綠準則

相較於投資再生能源或改善生產運輸流程,「漂綠」簡直易如反掌,Joel Makower的文章中提到漂綠的12 項技巧,包括「做出大膽承諾」,他以反諷口氣建議企業把所有承諾推遲至2050 年,反正到時沒有人記得數十年前說過的話,且要盡可能擘劃出一個遠大的理想目標。

再來是「講述一個好故事」,許多消費者關注故事更勝於事實,最好把公司的減碳過程包裝成吸引人的故事,以博得消費者關注。發新聞稿或是做廣告時,用字遣詞一律採用「最高等級形容詞」,像是「無法超越的」、「最潔淨」、「最永續」、「領先群雄」等,即使有廣告不實的嫌疑,頂多是罰款或停止宣傳,不會有太大壞處。

「忽視外界的批評」指的是忽略所有質疑的媒體、倡議人士甚至是自己的小孩,不加以回應。「提高員工參與」則是組成專門研擬永續事務的綠色小組,讓他們去討論「如何促進員工的回收意願」等議題,來凸顯企業對環保議題的重視。「無止盡的宣傳」則是投入預算,並確保營造出良好的漂綠效果。

「利用科學」是多使用「科學根據」、「實證顯示」、「基於自然」等術語來提昇可信度,也可發佈團隊身穿實驗室白袍的照片來取得信任。「勿單打獨鬥」是建議企業加入與氣候或環境相關的國際聯盟,彰顯自身對氣候變遷的重視。「發揮創意」是指若找不到適合的聯盟,不妨自創一個,方便宣揚自家的新產品有多環保、多符合永續價值。

「種大量的樹」也是好方法,種越多的樹就能輕鬆換取好形象。「在地化思考」是要說服受污染影響的在地居民,讓他們相信一點犧牲是為了換取更好的未來,當然企業也必須資助在地的公益團體或藝文產業作為利益交換。「堅持不懈」則是要堅守立場,無視批評,堅持自己走的路才是對的。

《如何像專家般漂綠》內容看似荒謬,卻是許多企業的日常,不少倡議團體大聲疾呼相關單位必須介入管制,有些國家也著手擬定相關法規,特別針對標榜ESG 的金融產品,避免它們淪為漂綠企業的幫凶,但想要杜絕漂綠的行為,仍須仰賴企業自身的自律與決心。

拒絕漂綠雙面刃 善用智慧迎向永續未來

曾經有專家建議,真心想轉型綠色企業的公司先不用急著花大錢投資再生能源,從產品下手才是最根本的解決辦法。以 Apple 為例,儘管積極發展再生能源的應用,只要他們持續發佈新iPhone,同時不再為舊 iPhone 推出升級軟體,形成的浪費與污染依舊十分可觀。在歐洲,一支手機的平均壽命不到3 年,只要多使用1 年,平均就可減少近2 百萬噸的碳排放量,是最實際又基本的做法,但當產品生命周期越長,公司的盈利越可能衰退,對企業來說幾乎是最不可能的選項。

「漂綠」對企業來說是一把銳利的雙面刃,它可能成功哄騙消費者擁戴品牌,藉此大發利市,但是當假面具被揭穿時,也有可能失去消費者的信賴與好感,為品牌蒙上不誠實的陰影。欺騙消費者或許還不是最嚴重的事,要擔心的是,經過美化的減碳數字在媒體播放的同時,企業對環境的破壞仍在進行中,還可能沒有減緩的跡象。

美國綠色和平總監 Anusha Narayanan更指出,藉由漂綠散布錯誤的資訊,可能會使人們低估環境變遷的劇烈,也使得真正在從事環保,努力研究以減緩汙染的專家與科學家無法獲得更多資源,這一切都將使地球暖化每況愈下,拒絕漂綠不僅是企業應負的社會責任,也是我們所有人該共同關注的社會現象。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23年3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