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絲演唱會竟成Swiftonomics經濟學現象!花123萬台幣買門票、戴過隱形眼鏡賣30萬元、花大錢買疫情錯過的快樂

撰寫 Nicole Hsieh

封面圖片 泰勒絲演唱會引起學者討論泰勒絲經濟學現象。(Photo by John Shearer/TAS23/Getty Images for TAS Rights Management)
封面圖片 泰勒絲演唱會引起學者討論泰勒絲經濟學現象。(Photo by John Shearer/TAS23/Getty Images for TAS Rights Management)

小天后泰勒絲(Taylor Swift)巡迴演唱會引爆話題,知名媒體彭博社Bloomberg評論指出,泰勒絲演唱會演化成一種後疫情時代的「泰勒絲經濟學」(Swiftonomics)現象。什麼是「泰勒絲經濟學」(Swiftonomics)?

泰勒絲(Taylor Swift)一舉一動都是話題,近日泰勒絲演唱會在20個城市舉辦共52場泰勒絲演唱會,不僅售票網站被搶票導致癱瘓,也被知名媒體彭博社評為「泰勒絲經濟學」(Swiftonomics)效應,不少經濟學者認為是觀察後疫情時代消費行為的一大代表性的現象,文章一出也引起媒體們紛紛分析評論,究竟什麼是「泰勒絲經濟學」(Swiftonomics)?

小天后泰勒絲巡演原本2020就要開始《Lover Fest》巡演,但因疫情影響暫緩,終於在2023年3月開始《The Eras Tour》一連串52場的演出,每場大約3小時、44首曲目,有不少粉絲們在網路上大呼是泰勒絲出道以來最完整篇章的沈浸式體驗,甚至說在這演唱會中瞬息萬變的燈光與舞台效果,幾乎是換一首歌就換一個舞台,你甚至看不出前後兩首歌是在同一場演唱會等高評價。這場演唱會在2022年底開放售票後,售票網站首日就賣出240萬張演唱會門票創下最高紀錄,網站也因大批粉絲搶票而癱瘓,轉賣的黃牛票更是在網路上喊出4萬元美金、約合123萬元台幣的超高價碼,令人乍舌。

以上 泰勒絲經濟學靈感來自搖滾經濟學。(Photo by John Shearer/TAS23/Getty Images for TAS Rights Management)
以上 泰勒絲經濟學靈感來自搖滾經濟學。(Photo by John Shearer/TAS23/Getty Images for TAS Rights Management)

看過演唱會的隱形眼鏡開價30萬台幣

此外,泰勒絲為巡演所及的城市帶進大批金流,DailyMail報導中指出,巡演的城市飯店一晚費用甚至翻了三倍。也有泰勒絲粉絲在Tik Tok上拍攝影音表示,為了看演唱會,他們在交通、住宿、服裝等方面一晚花費總共超過3000美元、約合台幣9萬2,383元。看完演唱會後的粉絲半開玩笑地開價1萬美元販售「看過泰勒絲演唱會」的隱形眼鏡。根據富比士估計,泰勒絲在這場演唱會賺進5億至15億美元之間。 究竟粉絲們為什麼肯為了泰勒絲豪擲千金?當然泰勒絲的魅力驚人不在話下,但根據彭博社統整經濟學家們意見指出,其實這意味著某種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行為,他們稱做「泰勒絲經濟學」(Swiftonomics)。

以上 泰勒絲歌迷們演示了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行為。(Photo by John Shearer/TAS23/Getty Images for TAS Rights Management)
以上 泰勒絲歌迷們演示了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行為。(Photo by John Shearer/TAS23/Getty Images for TAS Rights Management)

搖滾經濟學是什麼?

「泰勒絲經濟學」(Swiftonomics)一詞靈感或許是來自於「搖滾經濟學」(Rockonomics),搖滾經濟學是已故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者亞倫克魯格(Alan Krueger)在一次演講中提及的概念,他也在2019年出版的書中詳述論點:搖滾音樂產業的現況恰好如同現代的經濟困境,包括巨大的貧富差距、只有最紅的大咖巨星贏得所有的財富與聲量等,並且試圖為中產階級或社會大眾分析該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求生。

以上 泰勒絲演唱會收入據估計在5億至15億美元間。(Photo by John Shearer/TAS23/Getty Images for TAS Rights Management)
以上 泰勒絲演唱會收入據估計在5億至15億美元間。(Photo by John Shearer/TAS23/Getty Images for TAS Rights Management)

疫情後暴漲的慾望需求

不過雖然名字很像,但泰勒絲經濟學(Swiftonomics)形容的是一種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現狀。根據彭博社指出,泰勒絲的粉絲們之所以願意為了看一場演唱會存錢、花上數萬元,不惜一切也想要獲得一個演唱會的位置,原因其實是對於疫情時代的反動:在後疫情時代的此時,雖然大眾們都可預期接下來的經濟衰退,但仍難免對於在疫情期間自己被迫犧牲的快樂產生不惜一切買回來的慾望。彭博社形容:「暴漲的需求、有限的供應、哄抬物價和壟斷糾紛,客戶願意支付幾乎任何費用,這就是泰勒絲經濟學(Swiftonomics)。」

以上 泰勒絲演唱會舞台設計精采,歌迷們譽為三小時、44首曲目的沈浸式體驗。(Photo by John Shearer/TAS23/Getty Images for TAS Rights Management)
以上 泰勒絲演唱會舞台設計精采,歌迷們譽為三小時、44首曲目的沈浸式體驗。(Photo by John Shearer/TAS23/Getty Images for TAS Rights Management)

想花錢買回錯過的快樂

在疫情壓力下稍能喘息的此時,Z世代或千禧世代的人們好不容易盼到了等候已久的巨星與娛樂,且戶頭裡擁有他們前所未有的高額存款,因此他們願意在此時一擲千金,彭博社引述馬里蘭大學經濟學教授瑪麗莎科爾尼( Melissa Kearney)的說法:「流行改變了人們思考什麼對他們真正重要,以及什麼能給他們帶來快樂的方式,他們沒有其他更想要的東西了。」

泰勒絲經濟學(Swiftonomics)成為了一種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行為模式,不論如何就是想要買回疫情時代錯過的快樂,就像是出國旅遊行程與機票等,不過後續消費能力與景氣,或許還得長期觀察。

【本文由Tatler Taiwan授權提供,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2023台灣演唱會】下半年演唱會陣容一次看:70年共同的回憶「西城男孩」、身價35億的搖滾天團Coldplay、DPR IAN再次來台

【解析】《沉默騙局》是真實故事?5點看美製藥商Insys黑心製藥故事、Emily Blunt現實中真有其人?評價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