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難民關懷 淨水設備提升健康

慈濟泰國分會,長期關懷難民,固定舉辦義診。這次義診,有一位年輕女孩,加入翻譯團隊。為來求診的弱勢居民,提供服務。每次義診中,都能看見難民在異鄉生活的不容易。

走廊上等待的患者中,小男孩的皮膚狀況,吸引志工上前了解。原來是在水溝戲水,引發皮膚病。慈濟義診中心,將他們轉診到當地醫院治療後,經過一個月家訪,透露著好消息。

慈濟志工 張惠珍:「你看他已經全部好了。」

慈濟泰國分會執行長 林純鈴:「我們這裡醫生很棒 (都好了),當天看到 還以為你們皮膚怎麼了,今天都好了,鼻子上的傷口也沒有了。」

水是大生命,為了不讓越南難民全家人,因為不潔淨的水而反覆病痛,慈濟志工帶了大水桶、水瓢、刷子、海綿和明礬。

慈濟志工 張惠珍:「你把水在大桶裝滿後,就打上一點明礬靜止一段時間,(放一點明礬在大桶水中(越語)),大桶底就會開始出現沉澱。」

慈濟泰國分會訪視難民,他們來自不同國家。25歲的哈瓦長期頭痛,除了服用藥物之外,張惠珍分享經驗。

慈濟志工 張惠珍:「之前師姑也是每天頭痛,後來我改變飲食吃素食,(現在好嗎) 是啊妳也可以試試看。」

索馬利亞難民 哈瓦:「我嘗試改變飲食看看,(這是 上人的祝福)。」

哈瓦的英文流利,於是慈濟志工邀請她加入,以工代賑的翻譯團隊,一起服務在泰國的索馬利亞家庭。

索馬利亞難民 哈瓦:「妳還記得我們嗎我們都是一家人,(妳喜歡我們嗎噢喜歡啊)。」

藉著翻譯的機會,獨自離鄉背井已經8年的哈瓦,有同胞當鄰居,也有機會到慈濟學習,心慌亂想的狀況逐漸改善。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異鄉奔波關懷弱勢 難民志工翻轉手心
泰國紓困拉長情 安心就學擴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