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國小轉型泰雅民族小學 東河也盼成立

【No林遠沖 苗栗泰安】 2018-02-18 位在苗栗泰安的泰興國小,將在107年8月掛牌,成為第二所泰雅民族實驗小學,為了將來轉型後的課程轉換能夠順利銜接,學校近來除了積極準備教學內容,寒假期間,也請來有經驗的台中博屋瑪小學,以及高雄那瑪夏的巴楠花小學,分享他們的實作經驗。 (苗栗泰安鄉泰興國小校長 盧曉玲 泰雅族: 因為我們現在就是正式的積極的,緊密的來籌備我們的實驗教育課程,所以我們想說利用寒假的時間,先從老師的增能開始,事實上我們上一學期,都一直在做教師增能的工作,我們去博屋瑪取經,然後去高雄那瑪夏的巴楠花小學,因為他們是已經實施一年的實驗小學,想借助他們的經驗,來帶動我們的導師們。) 泰興國小是一所典型的原住民小學,全校28位學生中,泰雅族就占27位,編制內的老師12位,原漢剛好各半。由於校方很早就在實施教育優先區的泰雅族特色課程,以及民族教育的校本課程,因此傳承泰雅文化對非原籍老師來說,並不算陌生,但隨著學校要轉型為專門的民族教育小學,加強認識泰雅族文化的力道,又必須再重一些。 (苗栗泰安鄉泰興國小教師 柯念慈 泰雅族: 年輕的原住民籍老師,在文化的底蘊,比較薄弱一點,就是可能因為我們不是生長在部落裡面,就算即便是生長在部落裡面,他們可能對文化的認知,可能也是非常非常的粗淺,更何況我們從小就在外面,就是接受教育的,那對部落文化這一塊,可能就是熟知的比較少。) 至於非原籍老師方面,心情上可以說是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 (苗栗泰安鄉泰興國小教師 李秀娟: 就是在實施這個實驗教育的時候,其實我們還是會有點害怕,因為我們怕我們的知識,不像原住民的老師這樣子,其實心情上是有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感覺,其實我們還滿期待說,這樣子的實驗教育,可以帶給我們的孩子,更能夠傳承他們的文化,那學的也能夠更扎實。) 然而,並不是每一所有心轉型為民族教育小學,為文化傳承付出更多心力的原住民學校,說轉型就有辦法轉。就算通過教育主管機關的審核,校長本身也有推動理念,但是要轉型成民族教育體制之前,恐怕還須妥善處理來自學校學生的結構,以及非原住民籍老師的問題。 (苗栗南庄鄉東河國小校長 高清菊 賽夏族: 透過實驗教育這樣子的一個體制,我們可以翻轉,我們可以改變我們學校的課程結構,那我們可以主導我們自己的課程,那這是一個我們的機會,我們希望孩子就一套課程能夠學會,能力指標或是素養,那也學會了我們自己的文化,或是我們的傳統歷史這樣。) (苗栗南庄鄉東河國小教導主任 邱孟英: 怎麼樣配合啊?怎麼樣去完成啊?我們真的是很有心,但是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我們就想說,哇!尤其是那個講到族語的時候,我們真的是鴨子聽雷打那種感覺。) 以苗栗南庄賽夏族的東河國小來說,原漢學生人數比例剛好各半,教師同樣也是原漢各半,但原住民學生中又有是泰雅族籍的,因此要轉型成賽夏族民族小學,校方並非沒有顧忌。 (苗栗南庄鄉東河國小校長 高清菊 賽夏族: 就是老師,人是最重要的,我也一直在這一塊問題上面被打轉,包含學校的那個老師結構,那如果說老師願意跟著我們一起走,那我們想課程應該很快就突破,再來我的學校不是單純的賽夏族,也有一些泰雅族人,再來也有客家人,那這裡的溝通還有協調,我還沒有突破這一塊的限制。) 實驗教育三法通過之後,不少部落地區的小學,都希望借重這樣的教育機制,轉型成民族實驗小學,做為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也希望在正規教育與民族教育間,找出最適合原住民族的教育方法,但對於一些原漢都有、甚至多元族群的學校來說,有了法源之後,實務面的操作,仍然有許多困境有待突破。 [原民台新聞影音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