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腎」 洗腎分洗肚子跟洗血選哪種治療請看這

國內目前腎臟功能受損患者約佔人口數的12%,估計約276 萬人,其中,光是接受透析治療(俗稱洗腎)的末期腎臟病患者就超過8 萬人。透析治療有兩種方式,包括俗稱「洗血」的血液透析,及「洗肚子」的腹膜透析,那你知道洗肚子跟洗血的差異在哪嗎?洗腎患者該如何選擇?

臺大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治醫師、臺大醫學院內科臨床講師黃道民接受《好健康》雜誌訪問時表示,腎臟具有排水、排毒、造血及內分泌四大功能,當排水、排毒功能出問題,並有生命危險時,就必須藉助機器做透析析來幫助代謝,以延長生命。透析的兩種方法如下:

【血液透析(洗血)】

•透析場所:醫療院所

•方式:

1. 以外科手術建立動靜脈廔管,透析時,在手臂廔管處插入兩針,一針將血液抽出,在體外進行血液淨化(血液進入人工腎臟,將身體的毒素和水分移除淨化),另一針則將淨化後的血液導回體內。

2. 病人每週進行2~3次透析治療,每次需3~5小時。

◎優缺點:有扎針的痛苦,且水分及毒素被快速移除,初期可能出現噁心、嘔吐、頭痛、血壓不穩等透析不平衡症狀。

◎近年也有一種「居家血液透析」的方式,也就是在家自行操作血液透析,同樣享有健保給付,但由於執行難度較高,在國內的使用率不若國外普遍。

【腹膜透析(洗肚子)】

•透析場所:住家、工作處等

•方式:

1. 利用腹膜作為過濾、排除體內水分及廢物的一種方式。先在病人腹腔內植入一條導管,經導管將透析液灌入腹腔,並留置3~12小時,之後將透析液引流出來,再注入另一袋新鮮的透析液。

2. 每天執行3~4次,每次需時20~30分鐘。透析時行動不受限制,可照常活動及工作等。

◎優缺點:不需扎針,但若操作不當可能造成感染風險較高。

隨著社會呈現高齡化趨勢,老年人口增加,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人口也隨之增加,導致併發腎病變的人數跟著上升。此外,有不少國人習慣使用來路不明的草藥或偏方,或是長期服用未經醫師處方的止痛藥、抗生素、利尿劑、減肥藥、含馬兜鈴酸成分之中草藥等,這些不當用藥習慣都會造成腎臟傷害,嚴重時甚至導致腎衰竭,必須靠洗腎維生。

提醒:若發現自己出現血尿、泡泡尿(小便有泡沫)、突然間血壓控制不良、下肢水腫,或是頭暈、眼瞼發白等貧血症狀時,就得要注意是否有腎臟方面的問題,應進一步就醫檢查確認。

腎臟疾病的檢查,含括一般健檢或罹病後之追蹤檢查,均以抽血、驗尿及影像學為主。抽血主要是檢測血中的「肌酸酐」值,驗尿是檢測是否有蛋白尿及血尿情形,如驗尿及血液檢查都有異常者,則需使用腎臟超音波影像,以瞭解腎臟大小、形狀等是否有具體變化。

一般建議,年過40後,可利用健保成人體檢每3年做一次腎臟檢查,但對於65歲以上老年人、有家族腎臟病史、有長期用藥情形,以及有糖尿病、高血壓、痛風、急性腎損傷、長期服用中藥等病史者,即屬於腎臟病高風險群,應至少每年做一次腎臟檢查。

透過定期檢查可及早得知有無腎臟病變,而平時飲食習慣也要少鹽、少糖、少油,及避免醃漬類不新鮮的食物。此外,必須提醒的是,除普拿疼、嗎啡類以外的消炎止痛藥,均有可能傷害腎臟功能,民眾若是長期使用止痛藥(尤其是非類固醇抗發炎藥),腎功能就可能會退化,應小心謹慎,並做好尿液、血糖、血壓等監測。

延伸閱讀:腎臟壞了可能無聲無息 護腎秘訣 你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