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率世界第一!她曝2大危險飲食 火腿、香腸都NG

台灣洗腎比例位居世界首位,被稱為「洗腎王國」,為何洗腎人口逐年增加?先前台北慈濟醫院腎臟透析中心主任郭克林醫師指出,洗腎人數增加主要與「四高」問題有關,也就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陳嫚羚營養師則提醒,2大危險飲食習慣恐提升罹病機率,要民眾務必小心!

台灣每8人就有1人罹患慢性腎臟病。(示意圖/Pixabay)
台灣每8人就有1人罹患慢性腎臟病。(示意圖/Pixabay)

營養師陳嫚羚在臉書粉專「營養嫚嫚說-嫚嫚營養師」擔心表示,以國人目前的統計來說,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數,比糖尿病還要多,「約每8人就有1人」,腎臟與肝臟一樣,都屬於「沉默的器官」,剛發病時通常沒有症狀,或是症狀非常不明顯,容易導致病人延誤治療時間。

另外,陳嫚羚也警告,一旦腎臟出現損傷,且沒有及時止損的話,就會以不可逆的狀態持續惡化,真的不可小覷,她也分享了蛋白尿常見症狀,以及2大危險飲食習慣,希望能夠起到警示作用,讓更多人能夠預防腎臟疾病發生。

延伸閱讀>>她在洗腎室門口猝死 醫:注意慢性腎臟病5徵兆

正確的飲食習慣,對於預防慢性腎臟病可說是相當重要。(示意圖/Pixabay)
正確的飲食習慣,對於預防慢性腎臟病可說是相當重要。(示意圖/Pixabay)

發現蛋白尿怎麼辦?

1.定期健檢驗尿

2.小便後花3-5分鐘等待,觀察是否有泡泡,若出現持續未消除的泡泡,就要盡早就醫檢查。

小便後花3-5分鐘觀察,可增加發現蛋白尿機率。(圖/翻攝自營養嫚嫚說-嫚嫚營養師臉書)
小便後花3-5分鐘觀察,可增加發現蛋白尿機率。(圖/翻攝自營養嫚嫚說-嫚嫚營養師臉書)

危險飲食習慣

1.過度攝取動物性蛋白

陳嫚羚提到,有研究結果指出,吃了全肉餐之後,平均腎絲球過濾率GFR會增加30%,長期下來會對腎臟造成負擔,其中又以紅肉及加工肉品對腎臟的影響較大,例如、牛、羊等紅肉,以及肉鬆、培根、火腿、肉乾、臘肉、熱狗、香腸、貢丸等加工肉品,將提高22%慢性腎臟病風險。

陳嫚羚表示,紅肉對腎臟影響較大。(示意圖/Pixabay)
陳嫚羚表示,紅肉對腎臟影響較大。(示意圖/Pixabay)

2.重口味飲食

重口味的食物通常含有高鹽,對於血壓控制相當不利,容易加速腎臟損傷,陳嫚羚建議,盡量避免攝取加工食物、泡麵、榨菜、酸菜、菜脯、鹹蛋等醃漬食物。

護腎飲食怎麼吃?

1.每日至少三蔬二果

蔬菜及水果中的鉀,有助於排除體內過多的鈉,對於降低血壓,保護腎臟有不錯的功效。

適當攝取蔬果可保護腎臟。(示意圖/Pixabay)
適當攝取蔬果可保護腎臟。(示意圖/Pixabay)

2.減少鹽分攝取

研究發現低鹽飲食族群與高鹽飲食者相比,可減少41%尿蛋白,維持腎臟功能,陳嫚羚建議減量使用烹調用鹽,以及鹽分高的醬料,像是醬油、蠔油、醬油膏等。

陳嫚羚建議,做菜時盡量減少使用高鹽分醬料。(示意圖/Pixabay)
陳嫚羚建議,做菜時盡量減少使用高鹽分醬料。(示意圖/Pixabay)

3.增加植物性蛋白

植物性蛋白對腎臟影響較小,且熱量通常比較低,也含有膳食纖維及植化素成分,有助於降低體重,陳嫚羚認為,飲食中可多以豆製品取代紅肉。

延伸閱讀>>30歲男狂健身!竟排出「鮮紅尿液」醫嘆:恐一輩子洗腎

(封面示意圖/photoAC)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眼鏡用洗碗精洗到脫膜 內行人見一動作驚喊:會壞掉
消失31年!劉文正遭爆發福 最新狀況曝光
吹冷氣卻狂盜汗!醫驚覺不對勁 他急診15分鐘後病逝

更多相關新聞
深蹲、舉重腹壓過大 健身教練罹疝氣
少喝水 溫差大 室內也會熱傷害
口腔癌末病人增 5字訣助及早發現
「老人味」是真的 專家揭2部位最濃 4習慣要避免
高蛋白質食物夏天易變質 醫師:早餐不要放到午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