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腦神曲〈麻辣糖葫蘆〉擠下〈晚安大小姐〉!盤點上半年韓國3部爆紅短影音

 

黑框眼鏡搭配雙馬尾,穿上校園制服,站在鏡頭前,絲毫不怯場,舉手投足間流露著自信的光芒。憑藉創作才華,年僅12歲的韓國影音創作者Eve Seo在TIKTOK已突破千萬點閱!

 

美食成靈感來源,〈麻辣糖葫蘆〉大爆紅

 

「麻辣糖葫蘆」一詞,即是字面上的意思--夜市小吃麻辣燙與糖葫蘆結合而產生的新興詞彙,也是近期南韓年輕人之間的流行吃法。不僅麻辣燙位居外送APP人氣排行榜前位,將麻辣燙與韓式火鍋結合而成的韓式麻辣湯,同樣受到外食族喜愛,而不少人喜歡在吃完麻辣燙後,來上一支甜而不膩的糖葫蘆,緩和麻辣燙鹹辣的口感,看似衝擊的搭配卻意外和諧。

 

Eve Seo

 

沒想到,這樣熱門的食物組合同時成為了影音創作者的靈感來源,Eve Seo因為迷上麻辣燙和糖葫蘆,決定將麻辣糖葫蘆製作成一首歌曲。歌曲MV以「學妹向暗戀學長表白」作為故事背景,從學妹邀約學長買麻辣燙、糖葫蘆所說的話切入,巧妙將韓文「탕후루」(糖葫蘆)拆解成「탕」(糖)與「후루」(葫蘆),「탕」(糖)模擬為子彈發射聲,代表著學妹勇往直前,向學長發放愛意;而「葫蘆(후루)」則音似呼嚕,不斷重複,增添歌曲的甜蜜氛圍。

 

副歌的魔性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詞搭配可愛的舞步編排,〈麻辣糖葫蘆〉在Tiktok推出後即掀起熱潮,目前已破千萬瀏覽,引起許多學生相繼翻拍,連明星也深陷歌曲的魔力,不僅女團KISS OF LIFE的Natty與Julie翻跳;演員許光漢近期登上南韓網路節目「文明特急」宣傳電影時,也跟著主持人現跳一段挑戰舞蹈,逗樂觀眾。

 

除了〈麻辣糖葫蘆〉,上半年韓國還有許多幽默趣味的熱門短影音,藉洗腦節奏橫掃各社群平台,引發大眾討論。以下3部短影音,活躍於IG和TikTok的使用者們,絕對不陌生。

 

1.ILLIT〈Magnetic〉數手指舞

 

「This time,I want……」副歌一下,腦中自動播放「you,you,you,you,like it’s magnetic」。HYBE旗下公司BELIFT LAB今年推出的新人女團ILLIT以迷你專輯《Super Real Me》正式出道,主打歌〈Magnetic〉描寫墜入愛河時的狀態,悸動與愛戀的心境起伏一覽無遺,就如同磁力般無法抗拒。

 

ILLIT

 

〈Magnetic〉MV截圖

 

全曲旋律輕快,副歌橋段的「數手指舞」卻十分複雜,許多粉絲練到直喊「手指都打結!」ILLIT成員Wonhee也特地現身直播,為粉絲一步一步拆解手部動作,而這也順勢在社群平台上帶起一股挑戰風潮,新歌的人氣再度飆升!

 

2.偶像化身「漢江貓咪」,萌翻粉絲

 

韓國MBN新聞台於2021年底報導韓流消息時,一名記者以正經卻富有節奏感的口吻說道:「在冰冷凍結的漢江上,有一隻貓走過。」連線時正好配上貓咪走路的畫面,充滿喜感。

 

漢江貓咪

 

去(2023)年底,名為daily.kongkong.cat的IG帳號開始每天上傳「漢江貓咪」影片,逐漸受到關注,今(2024)年TIKTOK網紅SANGO首次發起挑戰影片,搭上音樂,根據字句,做出貓、漢江、冰凍的手勢舞,與打歌歌曲的舞蹈挑戰比起來相對簡單,短短幾秒,讓人不自覺地重複播放。影片廣為流傳,更吸引aespa成員Karina、SEVENTEEN成員Joshua、DK等當紅偶像爭相挑戰,可愛模樣融化粉絲的心。

 

3.〈晚安大小姐〉日本執事風

 

從執事服裝造型、歌曲名稱與曲風看來,充斥著日式元素的〈晚安大小姐〉,時常被誤以為是日文歌,而它其實是出自於韓國雙人組合「ASMRZ」的歌曲,歌詞幾乎以韓文為主,參雜些許英文、日文,以朗朗上口的「呀咧呀咧」開場,配上油膩的造型及舞步,將聽眾當作「大小姐」,說道「還不睡覺的話,我們就要開始跳舞了」,接著自顧自地跳起舞蹈,哄深夜還在玩手機的大小姐睡覺。

 

ASMRZ

 

成為爆紅的網路迷因,台下甚至有許多粉絲整齊劃一地大喊應援詞,全靠兩位表演者--YouTuber「TANAKA」、「NEEDMORECASH」的舞台魅力,成功詮釋日本執事的角色形象。其實,TANAKA為諧星出身,平時活躍於各大綜藝節目,以模仿日本人出名,無論歌唱、舞蹈,或是饒舌功力都相當堅強;NEEDMORECASH則是專業舞者,曾為BTS歌曲〈FIRE〉、〈Not Today〉伴舞。兩人過去皆已累積許久的表演功力,站上舞台默契十足。

 

 

圖片來源:Youtube@HYBE LABELS、Youtube@Seo_EVE、Instagram@illit_official

 

原文網址:洗腦神曲〈麻辣糖葫蘆〉擠下〈晚安大小姐〉!盤點上半年韓國3部爆紅短影音

掌握時事,鎖定放言

更多放言報導
K-POP專輯銷量屢創新高,實體專輯卻被當垃圾丟路邊,小卡文化導致病態亂象
不滿社群平台設計「洗腦學童」...加拿大教育局狀告TikTok、Meta求償上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