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新語/小眾歌劇藉AI貼近大眾

歌劇是集音樂、戲劇、舞蹈等藝術形式與一體的舞台表演藝術,被譽為古典藝術皇冠上的明珠。舊金山歌劇院最近演出重新編排製作的莫札特歌劇「魔笛」,深受歡迎。與以往演出不同,這一版「魔笛」開創性地將動畫藝術融入歌劇中,收到很好效果,為歌劇這門古老藝術在21世紀帶來新的活力。

據媒體報導,這次演出的「魔笛」成為近年來舊金山歌劇院最成功的出品之一,1100張面向新觀眾的折扣票在45分鐘內被搶空。首演當晚能夠容納三千多人的戰爭紀念大廳座無虛席。許多剛剛接觸歌劇的觀眾也在結尾處起立鼓掌。

莫札特短短一生總共寫了22部歌劇,依劇本使用語言分為義大利語歌劇和德語歌劇。當時義大利語歌劇是主流,莫札特最為人知的歌劇包括「費加洛的婚禮」和「唐喬萬尼」(又名唐璜)。德語歌劇當時則正處興起階段,「魔笛」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

「魔笛」在加州成功演出,卻也揭示出一個問題,即歌劇如何在21世紀社會生存、推廣、發展。雖然魔笛樂聲陣陣響起,但是作為西海岸歷史最悠久的歌劇院,舊金山歌劇院正面臨艱難財政困境。僅靠門票很難維持不斷增長的運營開支。根據劇院方面數據,60年前門票收入能夠貢獻歌劇院60%的支出,而如今僅占到16%,導致歌劇院不得不削減20%的行政人員,限制製作數量。這也是全美,甚至歌劇的故鄉歐洲眾多歌劇院的縮影。

演出一部歌劇,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耗資巨大。古典歌劇雖然藝術價值很高,畢竟曲高和寡,非常小眾。歌劇要在現代社會生存發展,必須吸引年輕人參與。打開年輕人市場,歌劇才會有生命力。然而要讓年輕人穿上夜禮服,在歌劇院裡正襟危坐聽兩個小時的演出,可能性不高。歌劇要適應現代社會,必須進行改革。

舊金山歌劇院的「魔笛」就做了一次很好的嘗試。根據媒體描述演出場面,「背後的巨大屏幕上,映射有令人眼花撩亂的動畫,與演員的表演結合一體。一條巨蛇吞噬主人公,牙齒吱吱作響。夜女王是一只巨大的機械蜘蛛。還有兇猛的巨狼和一隻調皮的黑貓。屏幕高處內嵌有幾個旋轉式的平台,演員會突然從內部旋轉而出。在全劇最高潮的夜女王詠歎調中,歌手小巧的臉龐搭配上占滿整個舞台的機械蜘蛛觸角,讓恐怖和冷峻的歌聲更加震撼。」

除了增加動畫視覺效果之外,歌劇的角色造型、服裝道具、布景、燈光、舞台,都可以融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現代元素。劇本也可以刪改成更符合現代生活節奏,演出場合也可以不限於歌劇院。

尤其是現在正處於AI時代。與無所不能的AI結合,可以為歌劇增添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像是莫札特的「唐喬萬尼」最後部分,地獄之門打開,男主角墜入烈焰的畫面,如果用AI製作,一定非常驚心動魄。華格納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四部曲,劇情是北歐日耳曼神話故事,AI更可以大有用武之地。

AI能為古老的歌劇藝術帶來全新生命力嗎?值得期待。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大紀元2非營利組織被投訴涉及詐欺、洗錢 財務長遭逮
誤掃停車場假二維碼 華人被詐走2萬元
紐約法拉盛公園性侵少女案 1無證客嫌犯被捕 曾被要求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