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新語╱莫讓高鐵變成面子工程

美西兩段高鐵,日前獲60多億元聯邦撥款;距離建案成行,可謂又進一大步。倘若2028年洛杉磯奧運前通車的目標能夠實現,無疑能在世界面前,為加州「賺足面子」。可是相比高鐵建成,日後營運的難度肯定更大;倘若經營不善,可能成為加州財政沉重負擔。

加州高鐵討論十幾年,終於有兩條線路出現曙光;其中全長約218哩、連接聖伯納汀諾市至拉斯維加斯的「西部光明線」(Brightline West),所需130億元預算已全部就位,可望在2024年動工。另一條連接洛杉磯與舊金山的高鐵,則仍在籌集資金中。

美西公共交通的不堪,連非法移民都抱怨「不好用」,並因此投奔捷運系統更便捷的紐約。倘若在2028年夏季奧運,洛杉磯聚焦世界目光時仍無改善,加州恐怕臉上無光。而加州的民選官員,其實頗愛「面子」;亞太經合組織(APEC) 峰會前,舊金山突然大搞全市清潔,可見一斑。

雖然新高鐵在奧運之際投入使用,的確能為加州「賺足面子」,但其背後成本,也不得不做考量。高鐵建造動輒花費百億很費錢,但此後日經月累的營運,可能燒錢更多。

美西地區的公共交通網覆蓋不足,居民出行非常仰賴自駕。缺乏配套的公交、捷運等線路,可能讓高鐵乘客在到站後,仍需租車才能抵達最終目的地。這對不在加州生活的遊客來說,或許可以接受;但對有車的加州居民來說,何苦自找麻煩,直接全程開車,或許更加方便。而且租車的額外費用,加上排隊等候時間,也會讓高鐵的價格與速度優勢大打折扣。

倘若高鐵只能賺外來遊客的錢,無法讓本地居民買單,其財政能否維持健康,就需要打上很大的問號。尤其是在洛杉磯捷運的「前車之鑒」下,加州高鐵的盈利能力,更讓人擔憂。

受本地居民習慣開車影響,南加地區的捷運搭乘率始終不高,基本是遊客與遊民「專列」。前洛杉磯縣警局局長維拉紐瓦,曾用移動的遊民收容所,來形容其糟糕狀況。賺不到錢的捷運,沒有更多資金改善其環境;使得搭乘人數進一步下降,陷入惡性循環。

洛杉磯加大(UCLA)交通研究院曾分析指出,南加地區公共交通搭乘人數在疫情期間降至冰點後,此後恢復速度緩慢;截止2023年,仍與疫情前相去甚遠;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搭乘安全感下降;讓許多乘客不再信任捷運,改用其他方式出行。

為此,洛杉磯捷運曾指出營收不佳,沒有更多資金投入維護,是搭乘環境持續差的主要原因,並呼籲州與地方政府提供更多撥款,幫助改善營運狀況。換言之,洛杉磯捷運已成當局的財政負擔。

倘若將來相似情形出現在高鐵上,試問如今預算已經赤字的加州政府,還能一如既往「財大氣粗」管到底嗎?相比趕在2028年前通車,加州政府更應著眼其配套的經濟生態圈,不要讓高鐵成為「後患無窮」的面子工程。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不想買房、不背房貸「永久租屋族」全國崛起
新冠疫情再拉警報 變異病毒株JN.1 在美聖誕假期快速散布
「凸顯科州荒謬判決」3搖擺州共和黨也要禁止拜登列名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