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市危樓 再震恐數千人傷亡

在1994年1月17日芮氏規模6.7北嶺大地震中,有近200個軟底層建築物嚴重受損或被摧毀,造成57人喪生,其中33人死在倒塌的房屋內,包括芳草公寓崩塌造成16人喪生。洛杉磯市這類結構的房屋仍然存在,年久失修,苟延殘喘,很難經得住下一場規模六以上的大地震。

2014年1月14日,洛杉磯市長賈西提(Eric Garcetti)宣布,洛杉磯市與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首次合作,實施一項全面抗震新戰略,在一場重大地震後,保護好私人房屋和供電、供水等生活資源,提升救災能力,保護市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市長聘請美國地質調查局地震學家章光月(Lucy Jones)擔任顧問,用一年時間召開公眾會議,與屋主業主交談,聽取技術專家諮詢,全面處理長久未能解決的問題,提升洛杉磯市私人建築物的抗震強度。

章光月說,「洛杉磯縣有1000萬人生活在100個地質斷層的上面。這個地區代表了美國面臨的1╱4的地震風險。如果我們能夠開發出解決方案,結果就會大不一樣。」她提出開發一個模型,讓洛杉磯市成為其他城市和地區抗震救災的樣板。她向洛杉磯市議會說,城市的建築、電力、供水和通訊等基礎設施,將是在下一場大地震後的最大危險。

她的主要任務是結合地震科學和公共政策,減少地震風險,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將科學應用到實際,發揮作用。她對洛杉磯市的建築物改造、供水系統和地震後提高消防應急預案提出建議。

老式水泥軟底層建築(soft-first story buildings)是地震危房。據洛杉磯時報一項調查,追蹤1976年以前建成的混凝土樓房。按最保守的估計,洛杉磯市1000多棟混凝土建築物中,其中50棟樓將會在下一場大地震中崩潰,造成數千人傷亡。

建築專家說,混凝土建築物看起來很強,但是沒有韌性,許多老舊水泥建築物對於大地震的側向運動很脆弱,沒有足夠的鋼筋固定支撐。清理出其中對居住者最有危險的樓房,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需要結構工程師對每一棟樓逐項評估。

2014年,章光月組建了一個工作組來開發最佳科學和工程的解決方案。她還召集了加州公用事業的利益相關者,解決洛杉磯的危屋問題,為不可避免的災變準備好基礎設施的藍圖。該綜合方案包括加強水利基礎設施,並對洛杉磯市1萬3000多座軟底層建築進行強制性的加固改造。

2015年10月,洛杉磯市成為美國第一個要求改造非韌性鋼筋混凝土建築(non-ductile reinforced concrete buildings)的城市。2016年3月30日,洛杉磯市宣布這一天為「Lucy Jones Day」,慶祝章光月在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工作33年後榮退,她為地震科學的研究作出了傑出貢獻,並且提供了重要的科學領導力。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3大有錢家族 這樣敗光財富
綠卡配額限制 眾院通過廢除 未來9成中國科技類移民受惠
與男友吵架氣爆 她轉頭一杓拍扁眼鏡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