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號火星探測器電力耗盡 NASA宣告正式除役

路透社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21日宣布,第一個專為深入研究太空世界所打造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已正式退役,它已在火星表面運作約4年。

The Instrument Deployment Camera (IDC), located on the robotic arm of NASA's InSight lander, took this image of the Martian surface the day the spacecraft touched down on the Red Planet, and was relayed from InSight to Earth via NASA's Odyssey spacecraft, currently orbiting Mars, on November 26, 2018.    Picture taken November 26, 2018.   NASA/JPL-Caltech/Handout via REUTERS     ATTENTION EDITORS - THIS IMAGE WAS PROVIDED BY A THIRD PARTY.?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21日宣布,第一個專為深入研究太空世界所打造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已正式退役。(檔案照/路透社)

鄰近洛杉磯的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任務控制員宣告這項任務結束,因為控制員已連續2次嘗試與洞察號重新建立無線電聯繫都失敗,這是洞察號太陽能電池電力耗盡跡象。

NASA曾於10月下旬預估洞察號將於幾周內壽終正寢,原因是供應洞察號電力的太陽能板上堆積的灰塵愈來愈厚,耗盡電池充電能力。NASA表示,為慎重起見,噴氣推進實驗室工程師將繼續監控洞察號的訊號,但成功機會渺茫;洞察號最後一次與地球通訊已是12月15日。

洞察號2018年11月底登陸火星,目的是偵測地球以外的行星地震,幫助科學家們了解火星內部結構,任務年限也從最初的2年延長至4年。

洞察號當時降落在火星赤道以北廣闊且相對平坦的埃律西昂平原(Elysium Planitia),讓科學家們對火星的內部結構有新的認識。洞察號的主要成就之一,是證實火星仍存在地震活躍現象,記錄超過1300次「火星地震」(Marsquake),同時測量到隕石撞擊產生的地震波。

儘管洞察號退役,NASA火星探測車「毅力號」(Perseverance)仍持續準備蒐集火星礦物樣本,以供日後帶回地球分析。

(責任主編:莊儱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