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存正專欄】飲食的文化包容性

文 / 洪存正

一般人到國外旅遊,總是帶著品嚐不同文化飲食的心情,不會太挑剔適不適合自己的口味,反正十天左右就要回自己的家了。這趟紐澳之旅將近一個月,因為旅遊的時間較長,在飲食上難免感到不適應,尤其是對飯店供應的西式早餐,從一開始勉強接受,到後來幾乎一點都不想吃。

飲食恐怕是所有生活習慣中最難適應、最難妥協的一項。雖然台灣的飲食習慣受到西式飲食的影響很久了,但是上了年紀的人在國外面對西式的早餐,卻很難接受。

這一個月旅遊,飯店的早餐幾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包括炒蛋、鷹嘴豆、培根、炸薯片 、炒香菇 ,還有一些吐司麵包。飲料除了咖啡之外有兩種果汁。簡單幾樣水果,可以淋上優格。

這一個月來,我們住的飯店,有上檔次的,也有一般的,但是他們提供的早餐幾乎都是一樣的。這使我寧願認為他們應該是以為早餐就是這麼些東西,但是卻很難相信人的一生,如果早餐都是吃這些東西,那該是多無聊啊!多沒有想像力啊!

西洋人說: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的確,我懷疑在文化的包容性上,飲食的妥協大概是最沒有空間的。相較於台灣的早餐,我們對飲食的各種文化包容性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