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耀南觀點》習近平神隱復出後亮劍

中國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   圖:翻攝自新華社
中國國家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 圖:翻攝自新華社

[Newtalk新聞] 2024年夏末,習近平「神隱」一段時間,期間各種謠言四起,是有意引蛇出洞?今年,中國經濟面臨巨大挑戰,各界專家提出多種看法與解決藥方,但普遍看壞中國經濟,因此習近平以雷霆手段迅速整肅異議,首先下刀的便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該所領導層因「妄議中央」被集體清洗,殺雞敬猴的意味濃厚,也凸顯中共對智庫政治忠誠的嚴格要求,並再次展示習近平對黨內紀律和思想統一的高度重視。

「妄議中央」的歷史背景

「妄議中央」這一詞語,近年來頻繁出現在中國政治語境中,成為打擊黨內異議的主要工具。2015年,中共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正式將「妄議中央」入法,規定凡公開質疑或私下議論中央決策、破壞集中統一者,情節嚴重可被開除黨籍。這標誌著黨內討論空間進一步收縮,特別是在中央決策已確立後,任何異議都被視為政治犯罪。

歷史上,中國專制政權一再利用類似的手段控制言論。從明清文字獄到中共的「反右運動」和「文化大革命」,打壓異見一直是鞏固政權的核心策略。1960年代彭德懷因批評「大躍進」被打成「反黨集團」,80年代胡耀邦因被指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下台,都是對異議的無情鎮壓。在習近平時代,這一傳統被法制化,成為維護中央權威的重要工具。

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的政治風暴

此次經濟研究所領導層被集體清洗,源於副所長朱恒鵬因「妄議中央」遭到嚴厲處分。朱恒鵬是公共政策與醫療改革領域的知名學者,但他的研究和言論觸及了政治紅線,最終導致整個領導班子被「一鍋端」。

中國社科院作為國家最高學術機構,既是學術研究中心,也是中共政策智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2010年代,該院就曾爆發間諜案,凸顯中共對智庫領域的高度敏感。此次經濟研究所的整頓表明,無論在經濟還是其他領域,學術研究必須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偏離或批評都會被視為挑戰中央權威。

據報導,朱恒鵬的研究可能觸及中國醫療改革中的敏感議題。醫療體制改革長期以來涉及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利益博弈,他的言論或被解讀為對中央政策的不滿,最終被定性為「妄議中央」,引發這場政治風暴。

習近平的「神隱復出」與思想統一

此次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的清洗,發生在習近平「神隱」後不久。外界對他的短暫消失充滿各種猜測,但他復出後的迅速行動顯示,習近平正在加強黨內權力鞏固和思想統一。這一操作與過去中共在重大會議前加強紀律的策略如出一轍,無論是2023年的二十大,還是更早的十九大,中共領導層在關鍵時刻總會進行整肅,以確保內部一致性。

在中共領導層看來,智庫和學術機構不僅是政策研究機構,更是意識形態鬥爭的前沿陣地。中共強調社科院首先是「政治機關」,這意味著研究必須以政治為先。此次經濟研究所的整頓,正是這一原則的具體體現。

當代「妄議中央」的擴展

在習近平的治理下,對異議的打擊力度逐年加強,從高級官員到基層黨員,乃至學術界,任何觸及「妄議中央」的行為都可能招致嚴懲。這一趨勢顯示,中共不僅在黨內打擊自由主義,更是在全面控制中國的思想空間。從傳統媒體到社交媒體,所有潛在的異見都在中央的掌控之中,確保任何不符「中央精神」的聲音在萌芽時便被扼殺。

值得注意的是,「妄議中央」的打擊範圍已不僅限於黨內,還逐漸擴展到全社會。無論是學術機構、地方政府,還是輿論平台,任何不符合中央主旋律的言論都可能遭到追究。這不僅是中共內部「集中統一」的需要,也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戰略考量。

結語

此次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領導層的集體更換,反映了習近平「神隱復出」後的強勢整頓,也標誌著中共對智庫和學術機構政治忠誠的要求達到新的高度。「妄議中央」這一概念,從歷史上看是中國專制政權控制異議的常見手段,而在習近平時代,這一手段被系統化、法制化,成為黨內外思想統一的核心工具。

未來,中共將繼續以「妄議中央」為名,進一步壓制內部討論。無論是黨內官員、學術界,還是普通民眾,言論自由的空間將進一步收窄。短期內,這種控制可能維持政治穩定,但從長遠來看,對異議的壓制必然會削弱創新活力,增加治理風險。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中國組裝留後門 韓國軍方拆除1,300支假韓製監視器
實現「核三位一體」! 印度首艘可搭載核導彈潛艦服役 建立「二次打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