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大里菸葉廠 中部首座考古遺址出土

大里菸葉廠第九號倉庫轉型為中部第一處考古遺址出土遺物收存重要基地。(記者黃俊昇攝)
大里菸葉廠第九號倉庫轉型為中部第一處考古遺址出土遺物收存重要基地。(記者黃俊昇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台中市政府斥資五千萬元,將大里菸葉廠第九號倉庫轉型為「考古遺址出土遺物典存庫房」,預計明年底完工,為台中市推動文化資產保存樹立重要里程碑,並將成為中部第一處考古遺址出土遺物收存重要基地。

副市長黃國榮二十二日出席開工典禮表示,台中市有市定遺址七座、列冊遺址八處及出土文物一百一五十七萬餘件,目前由考古單位如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中央研究院、成功大學等保存、研究,市府將原大里菸葉廠第九號倉庫整修,並成立考古遺址出土遺物典存庫房,未來將把出土遺物文物移至典存庫房,這次修復經費共五千萬元,包括文化部補助三千五百萬元、市府自籌一千五百萬元,在建設完工後,台中遺址保存研究將進入新階段。

黃副市長指出,大里菸葉廠佔地十分廣大,有十七棟歷史建築,市府已活化三棟,未來將繼續爭取中央補助支持,將其他歷史建築整修活化,期望中央地方合作保存文化資產、發揚文化藝術。

文化局表示,歷年來台中市考古遺址出土遺物部分文物存放於科博館、中研院、成功大學等專業機構典藏保管,另有部分出土遺物存放於牛罵頭園區,無統一典存空間,文化局啟動大里菸葉廠產業場域轉型再造,去年將五、六號桶材及桶菸倉庫再利用成為中部唯一的文化資產資材管理中心,再規劃於桶菸倉庫九號棟改造成為「考古遺址出土遺物典存庫房」,為大里菸葉廠全區活化再跨出一大步。

文化局指出,「台中支局葉煙草再乾燥場建築群」興建於昭和十七年(一九四二年),運轉至一百零六年,九號桶菸倉庫總面積約五百坪,未來將成為中部首座考古遺址出土遺物收存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