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老化 銀髮族擔任志工促進社會參與

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成立「自主銀髮志工團體」,讓照顧社區長輩的方式更加多元且有價值
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成立「自主銀髮志工團體」,讓照顧社區長輩的方式更加多元且有價值
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周真貞主任表示,「減法照顧」盡量讓長輩凡事自己來
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周真貞主任表示,「減法照顧」盡量讓長輩凡事自己來

高齡少子化、家庭結構小型化,家庭照顧者承擔照顧的壓力及負荷愈來愈大,再加上戰後嬰兒潮 (民國35年至53年出生) 的世代邁入高齡,老老照顧的情形大幅增加。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為了讓長者能盡量自己動手做,成立「自主銀髮志工團體」,鼓勵長者發揮所能,擔任活動協辦者,從中獲得成就感,提升參與社交活動的動力。

 

「減法照顧」盡量讓長輩凡事自己來,鼓勵老人家自己決定,動手做事,不剝奪長輩自理的能力,透過志願服務、社團活動或學習活動,達到社會參與的目的。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主任周真貞表示,擔任樂齡志工可降低老而無用的負面印象,更能滿足自我價值,提升長者對社會的歸屬感,111年以「WHO5幸福指標量表」在信義區調查分析,一般民眾有12%因為慢性疾病導致身體病痛進而覺得幸福感低落,只有88%感受幸福快樂;而樂齡志工則有94%是感受幸福快樂,僅6%因為慢性病或家庭事件覺得幸福感減少了一些,由此可見社會參與對長者的老年生活適應具有正向的調適作用。

 

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護理師與樂齡志工討論發想「自己的活動自己帶」,成立「自主銀髮志工團體」,讓長者從活動的參與者成為活動的協辦者。退休後加入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近3年的桌遊志工王瑞郁表示,為了陪伴社區中大哥大姐們一起活動,在帶領活動自學很多遊戲,感覺自我成長很多。原本不會玩桌遊的她,在教導長輩的過程中發現,桌遊能活化腦力,讓腦袋越來越聰明。桌遊課程獲得長輩的喜愛,其他玩疊杯、心口不一、3C手機使用等課程,長輩的參與度相當高。她個人除了桌遊外,也曾上了陶藝和染布課程,讓退休的她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

 

其他團員包含活動拍寫志工、照顧體能的健走志工、預防延緩失能的桌遊志工及長者整合照護ICOPE的3C志工等。「拍寫志工」負責健康服務中心的活動影音記錄,並用手機APP製作成果影片在群組分享交流。「健走志工」在課後透過群組或實體方式,協助社區長者持續進行體能活動,或使用APP進行自我健康管理與監測;長者整合照護ICOPE的「3C志工」,當護理師在社區進行長者健康評估時,3C志工們則在旁教導長者學習使用手機,如何加入官方平台及瀏覽與搜尋衛生保健資源。

 

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表示,透過樂齡志工團體運作,讓照顧社區長輩的方式更加多元且有價值,運用長者同儕的概念提供永續學習的方式,讓長者能持續累積服務經驗,並提供個人技能協助服務,在社區推動活躍老化,這正是實踐持續社會參與的過程,也是讓長者完成自我生命價值與體現健康老化的重要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