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暨港澳媽祖文化周開啟

天后誕晨拜媽祖儀典於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館(赤灣天后古廟)進行。
天后誕晨拜媽祖儀典於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館(赤灣天后古廟)進行。

▲天后誕晨拜媽祖儀典於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館(赤灣天后古廟)進行。

天后誕晨拜媽祖儀典廿七日上午於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館進行,高雄左營慈德宮、臺南市宮廟參訪團一百多人與「融融觀深」等海峽兩岸媒體采訪團及當地工作人員參與活動,正式開啟此次海峽兩岸暨港澳媽祖文化周活動。

二○○六年五月廿日,媽祖祭典民俗經大陸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二○○九年九月卅日,以媽祖祭典為主要內容的《媽祖信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

赤灣天后宮和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非遺是指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口述傳統、表演藝術、社會實踐、習俗和儀式等。在這種情況下,赤灣天后宮作為一個具有歷史和宗教意義的場所,承載著多種非遺元素和文化表現。

天后博物館,亦稱赤灣天后古廟,屬專題性民俗類博物館。為明代救建重修,其位於深圳市赤灣,背靠南山,面向伶仃洋,占地面積兩萬八千多平方米,建築面積八千餘平方米。它是廣東通往東南亞各國的必經之地,也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為明清時期華南沿海地區規模最大且擁有九十九道門的天后宮廟,是當時新安八景之首。

天后博物館建有牌樓、山門、大殿等古代建築群,同時開設了赤灣天后古廟歷史展、辭沙與海洋文化展等5個展廳,天后博物館是珠三角收藏和研究天后宮文物和天后文化的重要機構,每年均舉行辭沙祭祀大典和天后誕等大型民俗活動。屬深圳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