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青年當代藝術與文化創意展在南京

文化交流對話會,分享藝術家們各自生活、工作的經歷體驗和創作靈感。
文化交流對話會,分享藝術家們各自生活、工作的經歷體驗和創作靈感。

▲文化交流對話會,分享藝術家們各自生活、工作的經歷體驗和創作靈感。

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十四日在南京開幕。「金甌無缺———海峽兩岸青年當代藝術與文化創意展」同期舉辦。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臺灣方面理事長劉兆玄,大陸方面副理事長張平、臺灣方面副理事長陳瑞隆,臺灣商業總會主席、兩岸企業家峰會常務理事賴正鎰等觀看了展覽。展覽以建築、文創、繪畫、數字影像等四大藝術門類,邀請來自海峽兩岸一百位藝術家近三百組作品參展,呈現了兩岸青年藝術家交流合作、融合發展的新氣象。

此次展覽面向四十五歲以下(非遺文化傳承人放寬到五十歲以下)的藝術家設立「海峽兩岸青年藝術家『金甌獎』」,以鼓勵和扶持兩岸青年藝術人才的成長。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王澍應邀為本次展覽作了《如畫江山與家園守望》的視訊講座。建築藝術板塊,展出近年來兩岸攜手合作,由磯崎新、讓·努維爾設計的涵碧紫金灣系列項目。富有人文氣息、審美趣味的物理場景,將藝術引入產業,為兩岸青年的文創交流提供了平台。

文化創意方面,以龍泉青瓷、汝窯、鈞窯、定窯、臺灣鶯歌燒以及宜興紫砂等推出了一批精品作品。西泠印社副社長、著名書法家童晏方先生題寫了臺灣八景,分別鐫刻於八柄紫砂壺上,成為展覽重要一景。龍泉青瓷協會會長陳愛明等一批國家級大師攜青年藝術家參加展覽。名瓷名器和新陶瓷藝術,在傳統與當代的碰撞之間,呈現兩岸藝術家對器物美學、造物哲學細緻入微的思考和體察。

繪畫藝術是兩岸長期交流和共融的重要媒介,展覽的架上繪畫板塊充分融合了不同地域、不同風格、不同代際的畫作,融閤中華文化精神與哲學,呈現文化傳承與創新、新生與轉化的歷程。

數字藝術作為當代藝術的新焦點,承載青年藝術家的創作熱情,來自四位臺灣藝術家的數字藝術作品,展示兩岸青年藝術家對於新媒介、新觀念的探索,切片式呈現當代數字影像藝術的創作趨向。

除了作品展示,展覽還通過舉辦文化交流對話會,分享藝術家們各自生活、工作的經歷體驗和創作靈感,共同展望兩岸融合發展的機遇與前景。

在展覽現場,有觀眾表示,雖然海峽相隔,但展品所傳遞的兩岸青年的文化情懷和審美情趣,以及對當下的所思所想是一樣的,血脈相親、心靈相近在這一刻有了真實具象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