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智庫論壇!兩岸關係面臨3大巨變 學者:連談「兩岸和平」都困難

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趙建民提出兩岸關係出現三大巨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趙建民提出兩岸關係出現三大巨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兩岸智庫論壇14日在廈門舉行,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趙建民於會中提出兩岸關係出現的三大巨變。他也提到,大陸雖已對台提供多項「國民化」待遇,但仍有很多政策沒有做到台灣內部,如何讓台灣人願意從事兩岸情感的連接,是大陸未來可以考慮的對台工作方向。

據觀察者網整理報導,趙建民提出的第一個巨大轉變,是兩岸之間風向的變化。他表示,過去談「兩岸和平紅利」和「兩岸和平協議」,但如今連談「兩岸和平」這四個字都很困難,過去經貿是兩岸關係最大樞紐,可是大家現在並沒有深切地感受到經貿的紅利。

趙建民分析,台灣在經濟發展、政治多元化方面起步較早,可是中國大陸體量大,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渾厚。兩岸交流,一開始大家都可以彼此欣賞,看到對方的豐厚文化底蘊,更是可以看到對方進步的地方。

趙建民提到,現在兩岸民意比較敵對,較少有機會真正地去體驗對方各方面發展,而兩岸交流的防範力度也都相對比較大,像是台灣方面通過「國安五法」的修訂,大陸法律中也有相關規定。

第二個巨大轉變,是國際地緣政治的變化。趙建民表示,美國過去在兩岸關係中扮演相對持平的角色,不希望任何一方做出比較激烈的動作,但當前地緣政治衝突變化,美國方面看起來更支持台灣「抗中」,以及在高科技等領域脫鉤,這使得三角關係、或者說兩岸和平的基本動力受到很大侵蝕,台灣在兩岸經貿跟美國之間也出現重大的拉扯現象。

第三個巨大轉變是兩岸實力的轉變,趙建民稱,台灣方面積極規劃兩岸交流的信心大不如前,更多政治人物似乎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自我防禦,而不是如以前那般積極地規劃促進兩岸交流互惠的政策。

對於上述三大巨變,趙建民提出幾點建議。包括找到辦法來減少政治的衝擊。他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跟前總統馬英九今年4月在北京見面為例,政治上在一段時間內允許兩岸制度沿著不同的路徑發展,而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連接方面,便能有所作為。

在身份認同上,趙建民指出,很多台灣人稱自己為「台灣人」,有歷史、地理等各方面的原因,不一定就是主張「台獨」,尤其是很多年輕人,在台灣出生、成長,「他覺得自己是台灣人,就像福建人說自己是福建人一樣,建議大家一定要把這點分清楚。」

最後在文化合作方面,趙建民認為,過去台灣人喜歡到大陸,而現在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的軟實力項目,如抖音、小紅書、「科目三」、電視劇《繁花》等都有一些共鳴,兩岸在這方面可以深入合作,把中國大陸軟實力通過台灣的窗口擴散出去。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公車活春宮?阿伯跨坐年輕妹子狂搖身體 網友見異樣急喊報警
後悔來台沒多買!陸妹子嘗1伴手禮超驚豔 內行直呼識貨:是名店招牌
啦啦隊女神赴日「鏤空內衣+丁字褲」 肉感身材讓粉絲嗨吐3字
天團女神走秀「美胸快晃出來」 側身一張近照邪惡細節超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