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華文化」急先鋒(2)──詩人楊渡「海洋台灣」六書讀後

二 海洋中華文化對比大陸中華文化

我之所以對「海洋中華文化」有如此濃厚興趣,還要從1980年首次舉辦個人墨彩畫展說起。那次畫展,巧遇從香港過境台北三位三十七八歲的英國青年,財大氣粗的一股腦,聯合購藏了畫展現場的全部小品,又於夜間到畫室挑走半數存於床下的中品。

一年後,他們寄來一分預測中國墨彩畫未來二十年崛起世界市場的分析預報,長達二十四頁,展現藝術經理人(art dealer)、收藏家與銀行家三方對藝術真知的尊重與探求,以及看似魯莽行事背後的理性計算與超前策劃。隨之而來的是,歐美美術館安排的各種邀展及演講,讓我見識到高端資本主義藝壇的思考模式、知識網絡及行動步驟,激起我好奇的全面探討「當代文化中國」的世界處境與未來展望。

二十年,眨眼即過,當初的預言,幾乎實現了百分之八十,三位藝術投資者,獲利了結,另起爐灶去了;到現在,第二個二十年也匆匆過去,當初他們的分析預測,在許多重要墨彩作品上,幾乎實現了百分之一千。近年來,世界各大藝術拍賣會中,動輒傳出,深入反映時代特質的墨彩作品,可以拍出三四億人民幣的天價,令一般藝術門外漢,瞠目結舌,無言以對。

台灣與中國藝術市場,四十年來,繁榮發達,成長了不知多少倍,然大家卻仍習慣於耳食浮誇的短線操作,沉迷於貪圖近利的盲目追捧,依舊缺乏鑽研藝術真知的熱忱與遠見,完全沒有培養撰寫預測報告的企圖與能力。

以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而言,豈止藝術市場,其他如學校教育、能源水電、土地住宅、人口移民,軍事國防…等領域,也都少有宏觀規劃的意識與能力,落後新加坡甚遠。

因此,以台灣為主體,發展「海洋中華文化」的哲學美學、思考模式與行事方法,便成了當前無比迫切的知識探索與實踐課題。

1980年底,國際筆會台北分會會長殷張蘭熙女士(1920-2017),對我的詩畫發生興趣,開始著手翻譯推薦,分別於1981年秋與1990年春的筆會季刊(Chinese Pen),兩度推出「羅青詩畫」專輯,並於1982出版的中國現代詩英譯選集《Summer Glory 夏照》,特別介紹。在此期間,筆會祕書長王藍舉薦我加入筆會,並於一年後,徵得會長同意,由我接任祕書長,協助推動業務。從1983在委內瑞拉卡拉卡斯(Caracas) 舉辦的第四十六屆國際筆會年會開始,我有機會與歐亞筆會的作家、藝術家及藝評家,深入交流,介紹台灣藝文發展的狀況。

1989年,我應老詩人鍾鼎文(1914-2012)力邀,出任「世界詩人大會」(World Congress of Poet) 英文顧問,使我在世界各地的演講機緣,隨之增加。次年,我在台北師範學大的本職外,兼任中國語言文化中心工作,從文化組主任到中心主任,負責安排創意文化課程,教授世界各國來台學習語言文化的學員,成了專業中華文化推銷員,努力闡述台灣在當代文化發展上的特殊地位。

在上述各種場合的英文演講,時間長度要依具體情況,機動調整,從十五分鐘到五十分鐘不等,如遇要從英文翻譯成其他語言,還要即時將原有的長度減半。在如此條件限制下,我不得不發展出一種只消五六分鐘,就可大致介紹台灣政經文化處境的簡報,幾經多年修訂,大綱如下:

中國文化五千年,其中,政治中國,時有分合,合時往往長達兩三百年,分時也有幾十年到一百多年不等。然無論政治中國如何分合,文化中國始終維持一統,持續發展,代有新創,活水不斷。

文化中國發展過程中,有一特殊現象,那就是中國本土文化中心,有不斷從大陸北方、東北或西北,持續向東南、西南沿海遷移的趨勢。公元四世紀的永嘉之禍,導致西晉由黃河流域移向長江流域成東晉,是第一次中國文化大規模南遷;公元十一世紀,北宋由長江流域向江南、嶺南遷徙成南宋,是第二次;公元十七世紀,明末鄭成功遷台抗清,正式面對海洋經營台灣澎湖,是第三次。

第四次,是中華民國政府於1949年播遷台澎金馬,也是歷代人數最多行動最大的一次。此次遷徙,不但為台灣帶來了完整的國家政治體制與軍事設施,更增加了絕世精品文物、善本圖書典籍,百工科技人才,與文化豪傑精英。此一史無前例的大量高品質遷移,不單為台灣帶來了一個甲子兩個世代的「人口紅利」,而且還有可貴的「人才紅利」(1949-2009),其規模之鉅,品類之盛,堪稱史上四次南渡之最。

此後文化中國分成了大陸、台灣兩個不同的實驗室,平行對比,各自發展。大陸中華文化,為有效穩定統治十四億人口,傾向承繼申商韓非的法家一元化思想,朝向以一黨獨大一人獨裁的「舉國體制」挺進;重大政策推行,多以強制、暴力為主,缺乏彈性,甚少緩衝,力求「立竿見影式」的浮面完成。從建國初期1950-53年的暴力土改……到1965-75年的暴力文化大革命,到1989年暴力鎮壓天安門民主運動,到2020-22年的強制封城清零防疫…無不如此。

人口在兩千三百萬上下的台灣,則傾向承繼儒家仁民愛物思想,以和緩漸進的方式,顛簸學習並實踐民主、法治,冀求在公平、正義的原則下,普及保障公民基本人權。全民在時進/時退、清廉/貪腐、奮發/墮落、短視/遠見的選舉修羅道中,輪迴掙扎自救;在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的拔河中,尋找平衡之道;在承繼文化中國與發揚海洋特色之間,苦思冥想出路;在等待民智水到渠成的焦慮、矛盾與挫敗中,力求體現社會多元價值,朝建設海洋中華文化邁進。

然而「海洋中華文化」在哲學、美學、文學、史學…各方面的具體內容為何?當時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詩歌、繪畫中,盡量開發符合海洋多元精神的寫作方法與繪畫題材。例如通過詩集《吃西瓜的方法》(1972)、《神州豪俠傳》(1975)、《捉賊記》(1977)、《水稻之歌》(1981)、《不明飛行物來了》(1984)、《錄影詩學》(1988)…等,發展「衛星互補環繞主題」組詩寫法,或轉化通俗小說情節為詩篇結構…等等嘗試。

在書法繪畫上,我舉辦《柏油路之歌──羅青山水畫展》(1981)、《棕櫚頌》(1982)、《不明飛行物來了》(1983)、《繪畫語意學派》(1986)、《碎鏡中國系列展》(1992)、《鋼鐵山水.大寫白字》(1995)、《鐵網皴法:從工業到後工業》(1997)、《流浪的石頭》(2004)、《隔與不隔》(2005)、《一「人」文化大革命》(2010)、《視窗山水》(2015)、《興遊美學:羅青『回到未來』七十回顧全球巡展》(2018)、《嚇死倉頡:興遊美學妙悟書派回顧展》(2020)……等等,希望一新「芥子園」式的書畫圖象思考史,突出山水畫中的水,或海洋主題,配合亞熱帶風貌,融合後工業狀況,開發墨彩畫史的新方向。

2003年,我及時把握良機,從教職退休,準備用二十年,重溫先秦經典,試著從當代語言學、文化記號學及地理文化考古學的角度,重新詮釋古籍,為海洋中華文化的基礎,尋根溯源。一路苦讀下來,因資質所限,難有創獲,但卻也誤打誤撞,產生了一些「遐想」,悠然有「高世之志」。

事實上,過去十年來,大陸倡議的「一帶一路」海外發展計畫,最早可追溯到老子因道不行,而騎青牛出關(函谷關)的傳說,與孔子因「道不行」,願「乘桴浮于海」(《論語.公冶長》)的感慨。面向大陸或直視海洋,成了文化中國發展的思索指標與掙扎象徵。

老子對「封建精耕農業社會」的暴力爭權,傾軋奪利,徹底失望,意欲返回到「小國寡民」、「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漁獵採集社會」,深信一動不如一靜,因而寫下長達「五千」字的政治宣言,準備出關西北,尋找理想家園。殊不知此一理想國,到了十七世紀,還可在台灣找到。1603年初,「俠客將軍」沈有容在台澎兩地大破倭寇,其隨行幕僚陳第(1541-1617),在過世前,寫下一千四百多字的《東番記》,對台灣原住民,有豐富生動的描述,簡直是老子短論的加強升級版。楊渡在《顏思齊與大航海時代》一書中,大量引用之後,感慨萬千的寫道:「然而,誰也挽不回時代的巨浪,單純的世界,隨著列強、倭寇、海商、海盜一個一個來臨,把台灣當成爭戰場,平靜的日子,美麗的鹿群,質樸善良的民風,一點一滴,消失了。」(頁139。)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