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漂垃圾.海洋酸化 海底的生態鏈危機

減碳行動需要你我共同努力,尤其能幫忙吸很多二氧化碳的海洋,也要好好保養,否則某一天、他將反撲最終崩解海洋生態。

人類排放過量的二氧化碳,像覆蓋地球的魔咒,也讓海洋生態陷入崩解的危機。

中研院退休研究員 邵廣昭:「大家現在最關心的,其實是海洋酸化的問題,海水酸化怎麼造成呢,它都不是因為溫度,而是空氣中過度的二氧化碳,溶解到水裡面去了以後,讓海水的pH值酸鹼度降低,就是酸化。」

每年全球排放的二氧化碳,超過300億噸。其中30%到40%會溶入海洋,解離出氫離子提高海水的酸度,酸化海水則會溶解大量海底生物。

中研院退休研究員 邵廣昭:「(海水)酸化的後果是讓很多的,有碳酸鈣介殼的生物,小蟲或是動物,一直到這些蝦蟹類貝殼啊,甚至於珊瑚大概牠們,就會不能夠形成介殼了,甚至於已經形成的它就溶解掉了,所以牠死亡率會很高,你可以想像到,海裡面最基礎的食物,最基本的吃的, 那些浮游動物都沒有了,整個海洋生態系就跟著崩盤了。」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 鍾孟勳:「其實我們在台灣現在最缺乏,其實就是大型魚類的紀錄,其實非常多的這些生態系統,其實已經看不到鯊魚,這種大型的魚類,沒有這種大型的魚類,我們可以想像那是不是,就是整個生態系統,其實是崩潰狀態了。」

中研院退休研究員 邵廣昭:「像和平島現在很多潮間帶,以前是形形色色的貝殼隨便你撿,現在你想撿個貝殼送女朋友,門都沒有,連寄居蟹都沒有殼了 沒有家了。」

日本觀測研究指出,西元1985年到2022年,海水酸鹼值已經從8.14降到8.06,未來海水酸化的速度還會更加劇烈。因為地球暖化已經失控了。

中研院特聘研究員 許晃雄:「其實這個所謂全球暖化,造成溫度上升,這個大概是在50年,60年前,氣候科學家就發現的事情,因為這個溫度上升相對來講,比較緩慢大家沒有感覺,所以一直到現在真的很熱起來,大家才真的注意到,真的已經是來不及了,這個全球暖化已經控制不下來。」

地球暖化的速度始料未及,未來海洋的酸化,很可能就是人類要面臨的另一個浩劫。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高雄慈濟教育團隊 獲社會教育奉獻團體獎
回到成長的故鄉 土親人親話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