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館手工造舟 重現八斗子罾仔船

海科館長陳素芬及海委會科長羅斯平為船身釘上船眼,重現八斗子傳統木造罾子船。(海科館提供)
海科館長陳素芬及海委會科長羅斯平為船身釘上船眼,重現八斗子傳統木造罾子船。(海科館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海洋科技博物館與海洋委員會攜手展開「重現八斗子罾子船手工造舟計畫」,海科館長陳素芬及海委會科長羅斯平二十日為船身釘上船眼(龍目),象徵著船體完工落成。即日起先行展示於海科館海洋劇場的半戶外空間,讓民眾近距離感受結合現代技術與傳統工藝打造的手工船。

為傳承和復興台灣傳統造舟技藝,海科館與海委會今年合作展開「重現八斗子罾子船手工造舟計畫」,為時半年期間,集結專業團隊與民眾合力手工打造,重振八斗子傳統木造罾子船。

陳素芬指出,海科館座落在八斗子地區,為讓當地傳統的海洋文化讓更多人認識與重現先人智慧,並得以發光和保存,「重現八斗子罾子船手工造舟計畫」在團隊歷經半年的工作,及經由兩場次的大眾造舟工作坊後,完整重現八斗子的罾子船,讓這些承載著豐富的海洋智慧和捕撈技術的木造船隻重回八斗子地區,非常具代表性與象徵意義。

八斗子罾子船即日起先行展示於海科館海洋劇場的半戶外空間,讓民眾近距離感受結合現代技術與傳統工藝所打造的手工船。(海科館提供)
八斗子罾子船即日起先行展示於海科館海洋劇場的半戶外空間,讓民眾近距離感受結合現代技術與傳統工藝所打造的手工船。(海科館提供)

她表示,該計畫不僅是對過往漁業歷史的追溯,更是造舟技藝的保存與再現。透過團隊測繪記錄實作及民眾手工造舟的過程,拉近社會大眾與海洋的連結,提高對海洋文化的認識與關注。

海科館說明,此次復振計畫的造舟過程中,所選用的材料皆為國產木材,包括台灣杉及柳杉,不僅符合環保與永續理念,也有助保護本地的森林資源。整個製作過程結合傳統技法與現代工具,既保留手工藝精髓,又提升生產效率與安全性,喚起大眾對海洋的情感聯結,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海洋文化的傳遞者與守護者。

海科館在船體完工後,計畫將這艘完成的罾子船永久典藏於館內,作為傳承台灣海洋文化的象徵。明年起持續舉辦一系列的木工坊與相關推廣活動,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並學習傳統造船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