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找水雷 普丁鯨懂人話

去年8月,德國海軍參與北約組織軍演,負責在非曼海峽(Fehmarn Belt,位於丹麥和德國間)海洋自然保護區內銷毀一次大戰留下的水雷,結果卻傳出炸死18隻瀕危的鼠海豚(Phocoena phocoena),遭到動物權益組織指責。演習視同作戰,這些鼠海豚也算是美軍常說的「附帶損傷」(collateral damage)了,即被戰火波及的無辜者(非交戰人員)。

不過,事實上,海豚是用來尋找水雷最合適的動物,尤其在冷戰期間,美蘇都曾訓練海豚執行特殊任務。據美國中情局(CIA)一份1976年解密文件記載,1960年代,CIA就在佛羅里達州西礁島訓練寬吻海豚 (Tursiops truncates),想讓牠們取代蛙人,到敵艦底下安放水雷,或是攜帶感應器,蒐集蘇聯核潛艦的聲紋特徵,抑或潛入蘇聯港口放置聲波浮標和火箭偵測裝置,以及在設施附近偵測是否有放射性武器或生物武器的痕跡,甚至是當「水上信差」。

CIA的這些計畫最後被放棄,改由美國海軍接手。加州聖地牙哥設有美國海軍海洋哺乳動物專案計畫,專門訓練寬吻海豚及加州海獅在海洋中找出炸彈及其他危險物品。據報導,兩次波斯灣戰爭中有75隻受過訓練的海豚出過任務,在波斯灣協助搜尋水雷。

蘇聯則對美方做法進行了評估並效仿,在克里米亞半島西南岸的塞凡堡海軍基地設有海洋哺乳動物專案計畫,訓練海豚、海獅、海豹及白鯨(beluga whale)等動物,協助偵測水雷、敵方蛙人及在敵艦底下安放水雷等。2017年,俄羅斯國防部就透露,曾嘗試測試這些海洋動物能否守衛海軍基地入口,以及協助蛙人對抗入侵者。

白鯨與一般海豚的外形和體型大小相似,但研究指出白鯨非常脆弱,長時間在北極水域游動很容易生病,相反地海豚的視覺較敏銳、記憶力強且行蹤隱密,海豹能聽從人類指令且食量較少,因此海豚和海豹較白鯨更適合擔任海底守衛工作。

去年4月,有挪威漁夫在北冰洋發現一頭白鯨向人類討吃,非常溫順,還能聽懂人類指令,因此備受居民喜愛,短短時間白鯨就成了網紅。但這頭白鯨身上繫著套具,漁民為牠卸下後,發現套具上有固定GoPro相機的夾子,不過並無相機,帶釦上印有「聖彼得堡裝備」,漁民覺得可疑,還因此暱稱這頭白鯨為「普丁鯨」(Hvaldimir)。

挪威海洋學家便咬定,這頭白鯨是俄羅斯培養訓練的間諜,平時幫助俄國海軍進行巡查和蒐集情報等。牠來到挪威海域就賴著不走,很可能是「叛逃」了。俄羅斯預備役上校巴拉尼茨並不否認俄方有軍用海豚,但他對挪威對白鯨的關注頗不以為然。他調侃說:「如果我們用這種動物當間諜,你真認為我們會隨動物附上手機號碼,並寫上『請撥打這個號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