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弭兩岸隔閡 從恢復文化交流開始

去年11月,我經由學術界友人引介,接到大陸安徽財經大學口頭聯繫,邀我前往該校,演講兩岸關係與中美博弈格局。

安徽我從未去過,但諸如曾國藩、劉銘傳與胡適等歷史名流俱為皖省人氏,令我神往;而且兩岸關係與美國問題本屬我的專業,秉此一念,回覆接受邀請。但旋獲主辦方表示,其餘數所高校也有意邀我趁便前往演講。經協調,洽定4月9~14日先後往訪安徽財經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聯合大學5校。啟程前夕,北京智庫「四為學堂」希望我停留北京時,也為該智庫50多位各企業高管成員演講與交流。

由於這是我首度在大陸公開演講兩岸關係,而且在台灣大選過後,時間格外敏感。經過深思,我訂了個四平八穩的講題:「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但其中涵蓋了陸人高度關切的中美關係與美國大選。

綜合這次大陸「五高校、一智庫」的公開演說與答問,加上餐席間與各單位主管的交談,陸方人士的詢問很多,歸納他們的重點問題如下:

一、台灣大選藍白合破局的關鍵原因為何?其中美國有無扮演角色?二、國民黨為何在台灣社會得不到青年的共鳴?這次「馬習二會」顯示馬前總統與國民黨高層間的溝通似有卡卡?三、金門陸船事件中,蔡政府的強硬對陸政策,到賴清德上任後是否會轉變?四、蔡總統任內對美國甚為扈從,是否有把柄握在美國手裡?五、台灣青年為何從民進黨轉向柯文哲?民眾黨大選失利後因為政治資源不多,是否會逐漸泡沫化?

六、兩岸如何基於文化的共通性來促進政治主張殊異認知的拉近?七、兩岸在高端晶片方面有無合作的可能?如何避免現有的國際阻礙?八、中華民國過去高呼「反攻大陸」,卻逐漸成為空話,反觀大陸目前高呼的一些政策主張、口號,將來是否也會落入同樣情境?九、如今中美對峙情況嚴峻,中國駐美外交官如何推展工作?十、中國應該增進跟俄羅斯與北韓的密切關係嗎?

由於身在大陸,上述問題有些我可據實回答,有些只能輕描淡寫,有些則不便回答。不過,從各該問題被提出的過程中,我有下列的感想與體會:

一、大陸目前在高度管控氛圍下,陸人不敢就其內部政治與經濟問題,公然詢問外人意見。上述第八個問題是個例外,來自一位年長觀眾,顯示資深陸人的心中感慨。

二、陸人對於台灣政黨與大選的議題相當關注,但由於兩岸缺乏制度性管道,所獲訊息大多來自台灣媒體與網紅名嘴,再者就是大陸小粉紅之類的網紅二手傳播。其間的可信性可想而知。

三、顯然因為美國這幾年來在全球炒作的「反中套餐」,大陸疑美甚至反美的情緒甚為普遍。我沿途停留各地,幾乎每個人問及我藍白合破局時,都懷疑是「美國人搞的」。這讓我聯想到,台灣只要出現負面事件,民進黨媒體或政客們大多推給「阿共幹的」。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

四、大陸各界,「70後」(1970年代出生)甚至「80後」逐漸接棒。他們雖然受制於中共的意識形態,反對民進黨與「台獨」;但私下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不同於上一代,尤其教育程度或國際觀水平較高者。甚至高校學生也有較具自由派思想的憤青,只是不便公然表態。

總之,大陸不是鐵板一塊。賴政府若想消弭當前嚴重的「兩岸隔閡」,撇開地緣政治與中美博弈等複雜因素不談,可從單純的恢復兩岸文化交流開始,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作者為前大使、國立清華大學副教授)

看更多相關新聞
王毅:恪守一中 停止武裝台灣 布林肯:520前 台海和平至關重要
17藍委訪陸 傅崐萁:和平破冰
賴喊兩岸執政黨對話 黨內動起來
柯文哲:陸若梭哈「這3張牌」 換台灣壓力大 綠指傅未獲授權勿踩紅線
國際情勢緩和 學者籲520前鋪墊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