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習慣改變 民宿借住變享受

台灣民宿產業發展得早,被戲稱是一個「不小心發現」的產業,從40多年前的借住性質,到現在已經發展成目標清楚、提供旅人享受生活的休憩空間,尤其疫情改變人們的旅遊習慣,開始往遠離人群的海邊、山上跑,不住在傳統高檔旅館也能享受有質感的旅遊。

台灣的民宿發展源於1980年初,當時住在觀光區、登山口、宗教活動處附近的人家,可能被旅客詢問某日是否有空房,屋主若有空房且有意願,就會讓旅客借住,並酌收清潔費,之後逐漸形成房費,看到有人因此賺錢後,吸引更多屋主投入。

中華民國民宿協會全聯會理事長張心盈表示,2001年有民宿管理辦法之後,民宿才遍地開花,到近年許多民宿已是專業化的經營,未必是規模龐大,而是一群有想法的人,選在令人放鬆的地方落腳,例如高海拔、海邊、農業地區、風景優美地區等。

此外,大量年輕人也在近年接班或承接祖產,推出來的產品都是經過思考、精心設計,這些業主很清楚市場需求,懂得特色強化,在市場上極具競爭力,能吸引到各式消費者,開出高價仍讓消費者埋單。

張心盈指出,現在的民宿已成為家人、朋友間放鬆聚會的地方,兼具質感、休閒與隱私,更重要的是價格實惠,若去星級飯店可能會覺得在館內時間少、無法兼具旅遊,住民宿則不太有這種困擾。

對於有許多退休族在鄉下買地開民宿,張心盈笑說,大家或許是想把養老計畫規畫得更精彩,但經營者要煩惱食衣住行,打理起來更是體力活,還是要仔細做好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