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買自有品牌、搶低價品抗通膨 買菜重回貨比三家

通膨嚴重為了省錢,美國人在採購食品時,開始前往不同的商店比價,讓人回想起超市出現以前的年代。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數據分析公司Numerator指出,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期間,消費者平均從20.7家不同零售商處購買食品雜貨,比2019年與2020年同期增長23%。零售業分析師表示,除了光顧更多商店,精打細算的購物者還會跑到更便宜的地區,並勤於研究獎勵忠誠計畫與促銷活動。

從居住的房屋到送孩子去的托兒所,生活中百物齊漲,而「尋寶」式的採購方式正是消費者行為轉變的最新例證。現在,食品雜貨在家庭預算中所占的比率達到30年來的最高點,愈來愈多的購物者驅車到處尋找優惠。

佛州坦帕市(Tampa)的奧格瑞(Lorin Augeri),每星期天都會坐在廚房餐桌前,拿著筆和筆記本,認真計畫一家四口未來一周的膳食,並決定好去哪裡購買每種食材;有些是某些賣場銷售的自有品牌,有些則是大量的低價商品,或是在當周的某一天有折扣優惠。

想把每周的買菜支出控制在250元內,就需在好市多 (Costco)、目標百貨(Target)、大眾超市(Publix)、Sprouts等不同地方採購。現年35歲、從事旅遊業的奧格瑞說,她還有其他想做的事也得花錢,現在需專注在生活必需品上節省開支。

消費者研究人員與零售業分析師表示,勞工部的數據顯示,食品雜貨價格在三年內上漲了21%,助長了多處採購的趨勢。企管顧問公司AlixPartners指出,總體而言,消費者的採購次數比去年增加8%,但在每一地點所購買的商品數量卻減少了。

行銷公司Advantage Solutions在去年秋天對8017名美國消費者所作的調查指出,約有三分之二受訪者表示,現在購物時非常仰賴店家的優惠券,而在2021年僅33%的人表示會使用優惠券。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中國無證客接受電視訪問:付5萬元偷渡來美 艱辛又危險
走線激增 遣返非法中國移民 美中悄悄恢復合作
48元外送費 21元是加收… 限制「垃圾收費」 多州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