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降級+內需不足 陸市場緊縮.業者降價內卷

今年「618購物節」,包括京東與天貓都不再公布具體成交金額,可以看到中國市場,消費買氣難振的現實。而實體餐飲店更是推出各種特惠方案,還有被稱為「窮鬼特餐」的低價餐點,來維持市場生存,例如連鎖中式快餐,牛奶粥品喝到飽不到15塊錢台幣。而中國最新經濟數字,也顯示內需不振,尤其房地產雖然推出一系列政策刺激,卻還沒看到效果。消費者看緊荷包降級消費的情況下,在中國的西方品牌也可能要降低對利潤的期待,共同面對這個「內卷緊縮時代」的來臨。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CGTN記者:「今天是能夠完美體驗中國最大購物盛典之一,618促銷的日子。」

剛剛結束的「618購物節」,打到骨折的低價是中國大陸各電商最主要促銷手段。然而對消費者來說,要像過去那樣,一鍵買下購物車內所有商品的衝動消費,越來越難。

CNN記者vs.中國消費者:「(對於如何花錢,你更加謹慎了嗎?) 沒錯,當然是的,我想,現在每個人都這樣。」

儘管京東與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週三先後宣稱今年618多項數字再創新高,卻都迴避披露具體交易總額。再加上持續增高的退貨比例,讓今年的618購物節,氣氛格外冷清。

CNN記者:「中國經濟正陷入衰退,各個家庭正在改變他們的花錢方式,企業也隨之調整。」

CNN記者坦言,降價已成為不少企業在中國市場生存的手段。

例如這間在北京有上百家分店的中式快餐連鎖店「南城香」,就推出牛奶、豆漿、皮蛋瘦肉粥甚至酸辣湯喝到飽,只要3塊人民幣,大約14元台幣的方案。山東也有連鎖自助餐店,推出饅頭、小米粥、水果甚至鹹菜,只要1塊人民幣的超便宜吃飽方案,企業選擇降低利潤率來維持市場生存。

煙台藍白餐飲董事長 顏雅平:「盡量地為顧客節省用餐的成本。雖然只是一碗米飯、一碗粥、一根油條,看起來並不起眼,但對企業而言,全年的降價讓利幅度,也要達到1千萬元。」

連民生必需的餐飲,都要選便宜來吃的消費模式,與中國最新經濟數據中,需求持續疲軟、通縮情況並未好轉的景象也有所符合。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發言人 劉愛華:「5月份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上漲0.3%,漲幅和上個月是持平的。」

這個數字卻比市場預期的0.4%更低。至於反應工業生產上游價格情況的PPI(生產者價格指數),5月則下跌1.4%,連續第20個月處在「供過於求」的負增長狀態。

此外,5月工業增加值的增速,從上個月的6.7%放緩到5.6%,比市場預期的6%低。反映基礎建設與房屋等施工量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從上個月的4.2%放緩到4%,同樣比市場預期低。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發言人 劉愛華:「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0.1%。」

更重要的是,即使北京當局上月推出降低頭期款比例,並取消貸款利率下限等依系列「史詩級」拉抬房市政策,但效果到現在還沒能看到。

5月新屋銷售的面積(-20.3%)與銷售金額(-27.9%),比去年同期都下跌超過2成,二手屋的價格,更創下2011年以來最差。

彭博亞太區房地產行業資深分析師孔令儀指:「(二手屋)賣家減價會更加激進,所以我們會見到其實這些政策出台,可能更加有利去帶動二手市場的成交;相反開發商的合同銷售(新屋銷售),可能沒法看到像二手市場這樣顯著的復甦。」

70個中大城市的新屋房價,5月創下2014年10月以來最大跌幅(比去年同期跌4.3%,比上個月跌0.71%),四大一線城市當中,除了上海之外全線下跌。但官方仍強調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

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 劉愛華:「降幅有所收窄,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政策效應釋放還需要一定時間,目前房地產市場仍在調整過程中。」

最新經濟數據中,零售表現比市場預期好,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升3.7%,創近三個月新高,外界認為與五一假期對休閒旅遊消費需求增加有關。然而,1-5月的新增貸款與社會融資規模,仍有超過1成的降幅,顯示內需動力仍明顯不足。

CNN記者vs.中國消費者:「(在做出購買決定時,價格的影響有多大?)也許超過50%?這取決於我買什麼。」

消費者明顯更看緊荷包的情況下,儘管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日前發表的「全球競爭力排名報告」,中國在經濟表現分項中,全球排名第一,總排名更由去年的21位,提升到今年第14位。但外界對於中國市場的表現,卻是越來越不樂觀。

CNN記者:「北京當局希望人們花錢,但不會在全國發放現金(來刺激)。相反,政府專注於基礎設施和高科技領域,但這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才促進得了經濟。」

尤其當前美中地緣政治競爭激烈,對於在中國的外商來說,風險更是不斷提升。

TVB主播:「美國銀行認為,美國三大傳統車廠應該盡快撤出中國市場。」

美國銀行分析師坦言,面對比亞迪等中國汽車製造商崛起,以及美方的加稅,中國消費者對本土品牌可能會更忠誠,因此建議包括通用汽車(GM)、福特汽車(Ford Motor)和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等「底特律三巨頭」,不應該再以中國為核心,必須專注旗下已具備優勢的產品和更賺錢的地區。

CNN記者:「對許多西方品牌來說,這意味著降低期望,但不會全都撤離中國。」

當蘋果手機、特斯拉電動車都陸續調降在中國價格的同時,也反映出在中國市場,過去「風口上豬都能飛」的情況,恐怕很難重現。

更多 TVBS 報導
陸行動支付占近9成 實測北京小學生認識紙鈔銅板嗎
大陸通縮持續!高價品降價求售 反觀「窮人3件套」泡麵、榨菜、可樂調漲
黃金熱賣!中國端午連假 划龍舟.掛艾草迸出新花樣
大陸力推城鎮化!農村人口往都市移居 CNN:北京郊區淪「鬼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