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興奮劑中國運動員將參加巴黎奧運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中國方面6月18日公布的游泳運動員名單,總共31人參加今年7月底開幕的巴黎奧運會,其中包括曾在東京奧運奪得女子200米蝶泳與4x200米自由泳接力兩枚金牌的張雨霏、奪得男子200米個人混合泳金牌的汪順、男子200米蛙泳世界紀錄保持者覃海洋。名單中,這3位名將以及其他8名選手均在今年4月被爆料的23名涉興奮劑中國選手之列。

根據德廣聯以及《紐約時報》4月的報道,在東京奧運前夕的2020年底、2021年初,23名中國運動員在國內比賽中被查出服用了心髒病藥物曲美他嗪 (TMZ),但是中國國家反興奮劑機構認定陽性系食品污染所致,因此沒有采取禁賽等措施。世界反興奮劑組織(WADA)也采信了中國方面的說法,做出了不予處罰之決定;但該決定引致了外界對於該組織的質疑。美國反興奮劑機構(USADA)負責人泰格特(Travis Tygart)就指責說,世界反興奮劑組織和中國反興奮劑中心掩蓋了興奮劑陽性案件。

就在一星期前,《紐約時報》再次爆料稱,這23名運動員中的3人早在2016年以及2017年的藥檢中就被發現服用了克倫特羅(又稱瘦肉精)。世界反興奮劑組織同樣采信了中方的誤食受污染食品之說法。

國際運動員權益組織"全球運動員"(Global Athlete)的秘書長科勒(Rob Koehler)表示,運動員對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和世界游泳聯合會已"毫無信心"。 他補充道:"運動員們厭倦了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空洞聲明,這些聲明轉移了對尖銳問題的回答:為何所有這些案件都未被公開。"

"迄今為止,世界反興奮劑機構仍在堅持自己的評估,沒有對關鍵問題做出回答",德國獨立組織"德國運動員"(Athleten Deutschland)執行委員會成員克呂格(Lea Krüger)也指出:"這樣做表明,世界反興奮劑機構對批評和不預設結果的處理方式並不持開放態度。"德國國家反興奮劑機構(NADA)理事會主席莫爾齊費爾(Lars Mortsiefer)也認為世界反興奮劑機構的解釋不夠充分。

中國方面則在一封致法新社的回函中駁斥了《紐約時報》的報道,認為其"違反新聞倫理"。

(德廣聯,紐約時報,路透社,法新社,德國體育通訊社)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