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排放跳票後的對策

示意圖:Getty image
示意圖:Getty image

陳立誠 / 台灣能源部落格版主、前吉興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

個人有多篇文章解釋,不但臺灣無法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全球都不可能達成。本文將討論在5年後,當全球認清2030年階段性目標必將很難看的跳票,並放棄2050年淨零目標後,全球及臺灣應如何調整減碳目標

在討論新的減碳目標時,宜先回顧人類為何訂定極為激進的2050年淨零時程。說白了減碳是為了抗暖,懼怕氣候變遷帶來的災難是人類如此瘋狂推動能源轉型的根本原因。可嘆一般人對氣候與能源都有極大的盲點。

對氣候的盲點在於分不清氣象與氣候。刮風下雨,乾旱洪災等人人均可感受到的每日天氣變化是氣象(Weather)。氣候(Climate)是統計學,是氣象數據的統計,氣候數據是否有「趨勢」,是否有「變化」,至少要看30年的統計。一般不了解統計,對統計資料也毫無興趣,將氣象誤會為氣候,自我驚嚇。

對能源的盲點也是不了解「能源轉型」時間極為漫長。誤以為能源轉型像換手機,每年都可汱舊換新。但人類以往的能源轉型時間都以兩個世代(60年)計。能源轉型時程緩慢的主要原因在於能源基礎建設投資極為龐大,使用及折舊年限漫長。目前全球主要能源相關基礎建設如煤礦,油氣井,液化天然氣設備,能源進出港口,發電廠,輸配電系統,煉油廠,油氣管線等資產共計20兆美元,未使用至經濟年限無法回本,能源不可能快速轉型,能源轉型時間漫長其來有自。

如果2050年淨零排放無望,人類下一步要怎麼辦是每個人的疑問。個人沒有答案,但有一些建議。

個人沒有答案原因也很簡單,個人不知道2100年的世界會進步到何種程度。為何提到2100年?要先給全球未來減碳的可能走向做一預測。個人認為全球在2030年前就會放棄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因為原定2030年全球碳排要較2020年減少40%的階段性目標會很慘烈的收場,不得不放棄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

全球下一個淨零碳排的目標會設在何年呢?個人大膽預測會設在2060年,但個人也大膽預測2040年前又會再度放棄,改為2070年。這種老戲碼會每10年上演一次。人類會一路跌跌撞撞,浪費天文數字減碳但一路失敗,並不肯吸取教訓,這是全體人類被「激進減碳」思維綁架的悲哀。

個人建議一步到位將淨零碳排放目標定在2100年,這一建議也有所本。個人只是回歸巴黎協議的原始目標:控制2100年溫升不超過2度。很多人並不清楚設定2050年淨零排放排放的原因是控制2100年溫升為1.5度。這並非巴黎協議的原始目標。大家也不要以為2100年淨零排放很簡單。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氣候經濟學之父耶魯大學諾爾豪斯教授就認為人類無法控制溫升為2度,換句話說,即使2100年淨零排放也是千難萬難。

明年是2025年,離2100年仍有75年,由2025年回溯75年是1950年,二戰剛結束5年。當時一般家庭的唯一「電器用品」就是電燈,現在一般家庭中的電器用品不知凡幾,50年前大家聽過電腦嗎?有幾個家庭有電話?今天資通訊科技發達程度75年前的人可以想像嗎?

2100年同樣距今75年,當今人類同樣無法想像75年後的減碳科技。名科學家戴森曾建議以基因工程改造植物,使其進行光合作用時較目前植物吸收千倍二氧化碳,今天聽來有如天方夜譚,但何人可以斷言絕不可能?未來減碳科技發展絕對出乎現代人的想像。

將淨零碳排時程由2050年推遲50年為2100年的結果是在2100年時的全球溫升將由1.5度變成2度。老實說個人不認為增加0.5度將會為世界帶來什麼不可承受的災難。曾任美國能源部副部長及加州理工學院副校長的著名科學家庫寧於《暖化尚無定論》一書有詳細說明。

如果庫寧等人錯了,世界會「毀滅」嗎?本人曾介紹的「氣候工程」就是人類的「保單」。相較瘋狂減碳,只要花極低的經費在大氣平流層釋放1%人類目前在對流層釋放之二氧化硫,多反射1%的陽光,全球就會降溫1度,此一現象已由火山爆發證明可行。

臺灣應如何因應目前全球減碳壓力?以歐盟碳關稅而言,臺灣應觀察競爭對手如何應對,對其影響如何,並盤點國內真正受影響之廠商,予以各別協助,絕對強過無頭蒼蠅似的以激進手段進行全社會減碳。對RE100之要求,台電何不考慮釋出水力發電之綠電給真正受影響的廠商?

臺灣也應對國際放棄2050淨零目標的可能性先行布署,臺灣應以成本效益分析排定減碳手段順序,並應採行「無悔政策」,避免陷入不可收拾的情境,如再生能源裝置超過尖峰用電需求即為一例。反之,放棄非核家園政策,恢復使用核電就是功能卓著,最明顯的無悔政策。放棄瘋狂減碳政策,將部分省下之經費加強減碳科技研發亦可列為無悔政策。

目前全球推動2050年淨零排放必不可行,是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災難的死胡同。臺灣單單因為錯誤推動風電產業已鎖定一兆元的損失,強推不可行的淨零目標而鎖定的經濟災難不敢想像。

個人希望5年後,當全球放棄2050年淨零目標之際,有人記得之前有人已做此預言,並認真考慮本人的建議。■